弗蘭剋·富裏迪,1948年齣生於匈牙利,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學教授。曾著有《恐懼的文化》、《治療的文化》等,本書一經齣版,即掀起瞭一場軒然大波,關於庸人主義的討論成為當年的熱點。
In his latest book, Frank Furedi argues that genuine intellectuals have largely disappeared from the public sphere - paradoxically, given that we supposedly live in a knowledge economy supported by an expanding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The result is that potential intellectuals have taken up other, narrower, roles e.g. lobbyists, policy-advisers. This has impoverished public life. Furedi identifies the causes of this decline; the bureaucratisation of the university; reverse snobbishness; obsession with inclusiveness and relevance at all costs. In the final chapter he suggest where we should go from here.
“Where have all the intellectuals gone ?”(知识分子都到那里去了?) 英国学者弗兰•富里迪从欧美语境时代的困境,以一本薄薄的书,发出的一声长长地哀叹! 商品经济的标准化,去深度化,拜金主义、拜物主义,消费主义;以及谷歌时代的强大的搜索引擎,都让西...
評分本书的目的是提倡通过培养有教养的公众,来推进社会的学术和文化生活。可是作者分明感受到要到达这一目的自己是如此的无可奈何。 知识分子还在,只是这个社会不需要知识分子了。这个现象并非是当下才发生,早在19世纪,尼采、歌德、马克思就已经感觉到了市场这一客观力量如何影...
評分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知识分子越来越少。知识分子的天命是追求思想,捍卫真理!可怜他们在向大众文化妥协,在自我贬低,在靠思想而活。
評分《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作者: (英)弗兰克"富里迪 中文版翻译:戴从容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10 ISBN号: 7214041030 定价: 13 元 李欣/文 《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是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富里迪于2005年发表的铿锵之作,在国内,它的影响力...
評分作者开篇对读者的期待,可见作者的知识观。比尼采在《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中的期待较为平和。但是毫无疑问,作者只是一位社会学者,而不是真正的通人。他的思辨有局限,他的忧虑也有些过分。真正的知识分子,或许退隐在声色犬马中。这一切,如草蛇灰线,谁能看得清呢?如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