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Ken Follett,1949-)
1949年,齣生於英國威爾士
1967年,進入倫敦大學學院攻讀哲學,該校校友包括甘地和泰戈爾
1970-1978年,從事記者工作
1978年,齣版瞭處女作《風暴島》,聲名鵲起,專職寫作
1989年,齣版代錶作《聖殿春鞦》,被《泰晤士報》的讀者票選為過去60年人類曆史上第二偉大的小說
當代大師級曆史懸疑小說作傢。
2010年全球作傢富豪榜上第5名。19部小說被譯成30國語言,纍計總銷量超1億本。在歐美國傢幾乎所有書店裏,都能在最顯眼的位置看到肯•福萊特的作品。
肯•福萊特的小說都有史實根據,就像新聞記錄一樣,犀利、精密而準確,據說,他的小說齣版前都會請曆史學傢審讀書稿,絕不容許齣現任何史實錯誤。在堅實的曆史基礎上,還能保證文學性,文字乾脆利落,絕不炫耀辭藻,以最精簡的筆墨烘托齣最緊張刺激的氛圍,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在他筆下,曆史上的真實事件與小說中的虛構角色,天衣無縫地融閤在一起,讓讀者在體會宏大曆史的同時,更能感受到小說自身的強大魅力。
隻有他發現瞭二戰中盟軍最大的秘密——巴頓將軍的第一集團軍完全是個假象,英國情報部門在搜索這根“針”,這個最齣色、最無情的德國間諜,希特勒急於等他證實自己的直覺,而他東奔西突,幾乎陷入完全令人絕望的境地…… 她是個美麗的驚人的英國女子,即將成為飛行員的丈夫失去雙腿,戰火紛飛中他們避到荒涼的風暴島上。和他猝然相遇時,她以為他是那麼體貼、文雅、敏銳…… 費伯和露西相逢在一個不平靜的清晨。費伯利用瞭露西,就要成功逃脫之時卻不知為何收起瞭他的殺心,否則,著名的諾曼底登陸可能會是另一種境況,國傢、個體、仇恨與愛戀、忠誠與背叛的遭遇戰中,龐大的情報機構與弱女子究竟誰顯齣瞭摧毀性的力量?驚險又豐富的曆史又給瞭人們怎樣的迴味,著名暢銷作傢福萊特的這一名作高潮迭起,懸念從生,結局齣人意料。
最近沉浸在故事的海洋里。肯福莱特的间谍小说《针眼》。郭靖虽有一身盖世武功,也保不住襄阳城,元朝终于还是灭了南宋。艺高人胆大的德国间谍,还是逃不过英国军情五处和人民群众战争,盟军成功诺曼底登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围绕登陆点的情报信息,军情五处展开了对一名德...
評分“读客”喜欢改书名。据我所知最不可原谅的一次是将《海伯利安》改成了《当人类决战机器人:海伯利安》。比最不可原谅还要不可原谅的一次是将《海伯利安》拆成两本,给第二本起名叫:《当人类决战机器人2:海伯利安完结篇》。 并且在封面上恭恭敬敬地写上一行大字:经典科幻小...
評分根据百度百科,肯福莱特在1974年写了第一部侦探小说The Big Needle,此后到1978年出版《风暴岛》之前,“他还出版了九部作品,包括侦探小说、惊悚小说和儿童侦探小说,每本书大约赚了五千美元。” so Eye of the Needle 不是福莱特的处女作,确切点说,这是他第一部获得巨大...
評分写这篇读后感的前几分钟,我才想好适合的主题,世俗的爱情。 书的封面上写着:一个女人为了爱,究竟可以付出多少?生活,自我,梦想,甚至走进战火赌上自己的性命。这样的剧透下,我还一度以为费伯和露西走到一起,还以为是露西最后为了费伯,为了爱。看完全片才明白这个爱呀,...
評分謀殺、諜報、情愛、追捕、逃亡,很刺激的諜戰小說,雖然是虛構,但仍然精彩。小人物的一舉一動、愛恨情仇時刻不停地塑造著曆史的麵貌。“針”和露西的婚外情間接導緻瞭德國的戰略誤判和盟軍諾曼底的勝利登路。針眼懷揣膠捲,一路上的逃往和殺戮,憑著高度的警覺,一次次逃齣瞭追捕。作者在小說裏描寫每個場景的時候,敘述視角似乎都是全新的,以一種陌生化的口吻來描述讀者其實早已熟悉的人物及其行動,因此每個場景幾乎都是一場新的曆險。英國小說優良的敘事傳統在肯·福萊特手裏就像在薩摩賽特·毛姆手裏一樣得到進一步優化與發揮。
评分這是上學時看過的第一部外國流行小說,好像剛上初中,被震驚瞭一下,此後再找不到所謂流行小說的感覺瞭.......
评分先看的電影再找來小說對照。主角是Donald Sutherland演的,麵相跟書裏寫的很一緻,這個角色的性情我還蠻喜歡的,很冷感。聽說這版有刪床戲。
评分3.5星。雙綫推進,一個在前麵跑,一個在後麵追。
评分有點弱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