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心理学 灵修 肯·威尔伯 生命 死亡 心理 生死 灵性
发表于2025-05-08
超越死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丽、活泼、聪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岁邂逅肯·威尔伯.彼此一见钟情,于是喜结良缘。然而就在婚礼前夕,崔雅却发现患了乳癌,于是一份浪漫而美好的因缘,引发出了两人共同挑战病魔的故事。他们煎熬过五年时间,因肿瘤恶化.终而不治。在这五年的艰难岁月里,夫妻各有各的痛苦和恐惧,也各有各的付出;而相互的伤害、痛恨、怨怼,借由静修与修行在相互的超越中消融,并且升华到慈悲与智慧……在这个过程中,病者的身体虽受尽折磨,而心却能自在、愉悦、充满生命力,甚至有余力慈悲地回馈,读来令人动容。
在这部死亡日记中,女主人公的叙述与男主人公的解说浑然交织为一体,宛如对话、交流。相互解读,使其内心体验成为真实的生命经验。
肯·威尔伯是美国后人本心理学家、哲学家。其重要著作有:《万法简史》、《意识光谱》、《性、生态与灵性》等十余种。
如果我们仅仅是懂得了痛苦的生命本源,那么我们的了解或许只能止步于勇气与黑暗的搏斗,而无法探究生命的内核,能出能入才是王道
评分关于爱情,癌症,婚姻的自我体验+超个人心理学和佛教的学术知识 如文婧所说,肯的文字没有崔雅来的真诚
评分披着科学外衣的高级迷信。如果只是单纯的心灵记录倒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但非要附会出一套长青哲学的理论就只能说是偏执了。作者以所有宗教的内修形式相同为由论证内修的存在和科学性,但这很有可能是由人类共同的基本生理结构决定的。就像有压力都会焦虑,黑夜里都会害怕,磕了药都会产生幻觉。所谓反求诸己,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连非宗教的心学都是这样,而心学却也讲究格物。当成一个哲学流派都是可以的。其中从心学的例子中就能看到其客观逻辑性。因为你只有对外界有交流,才能知道内心究竟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外来的影响。而作者所研究的,只强调主观体验。就像在桑拿房,每个人只知道房间热,却不知道热是因为有外来的能量在加热,反而以为在这种条件下热是所有人的内在反应。
评分如果我们仅仅是懂得了痛苦的生命本源,那么我们的了解或许只能止步于勇气与黑暗的搏斗,而无法探究生命的内核,能出能入才是王道
评分8年后重读,仍然觉得这是一本绝对值得推荐的书。这是肯·威尔伯与他的妻子崔雅面对癌症,以疾病和死亡为导师学习而达到从容面对死亡的生活实录。在《一味》里有一段摘录了很多《勇气和恩宠》的读者来信,这已是崔雅去世8年,那些信让我在深夜中热泪盈眶。而此番重读这本书,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悲伤落泪,而是一直如实看着他们种种努力,一层层蜕变甚至浴火重生。在最后掩卷的时候,内心充满了一种平静和圆满的感觉。 我充分相信她已经解脱自在了! 同时有一种紧迫感。愚蠢而懒惰的人,趁你还没有需要面临这样巨大的考验,赶紧精进修行吧!
崔雅死亡之后面带美丽的笑容,皮肤比生前还好,这都是解脱的征兆。什么是解脱呢?在佛教传统里,解脱意味着超越时空,不再轮回,心与真理合一。死亡是佛教徒的一次机会,死亡的过程中身心分解,心的本性会清晰的显现,如果抓住这次机会与之合一,便可走入解脱。肯在崔雅死后认...
评分(写于2006年8月1日,发表于《凤凰周刊》2006年8月第24期) 这是一本波澜壮阔的书。当我终于读完它,合上书,闭上眼睛回想,映入头脑的,首先是完美完美又完美的女主人公崔雅。接着想起的,是贯穿全书的美好爱情。男主人公威尔伯,美国后人本心理学家、哲学家,书评语写道:“...
评分原谅我想用知乎体作为这篇书评的开端。 我一个特别好的朋友,跟初恋从大学谈到工作后,五年爱情戛然而止,不经意间蹉跎了岁月,一分手就开始成了剩女。我在身边见证了她心态的改变:刚开始满不在乎不以为然,等待命运的安排;在圈子朋友陆续结婚开花结果的时候...
评分奇怪的是,连续两个晚上在睡梦中我把衣服脱掉,赤裸着上身昏睡。然后再清醒时把衣服穿上。 冬天的夜晚,想必不会因为汗湿而自己除去衣衫,肯定的是,我的房门是锁好的,除了自我的灵魂,没人能进入我的房间。 也许一切的缘由,因为最近几日都在吞啃着《超越死亡-恩宠与勇...
评分终于读完了,这本《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之后,我再也没力气从上千本书中挑选一本接着读,似乎读任何一本书几乎都是对《恩宠与勇气》中两个与无伦比的灵魂的不恭。没人可以评论这本书,连上帝也不能。相信很多人读过它都可能会有一种感觉,跟崔雅相比,自己千真万确地生活在...
超越死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