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歐洲藝術電影“聖三位一體”之一,生於一九三二年四月四日。作為一個被放逐的藝術傢,在其坎坷的一生中,隻完成七部作品,卻部部經典。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在他的自傳《魔燈》中這樣評價他的這位偉大的蘇聯同行:“電影不是一種紀錄,而是一種夢幻。這說明瞭為什麼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那麼偉大,他在夢幻的空間裏悠遊自如,他並不詮釋什麼,問題是,他要詮釋什麼呢?他隻是一個觀察傢,但他卻讓他的影像活動達到齣神入化的境界。我窮畢生之力在輕叩那個夢幻世界的門扉——塔可夫斯基能夠悠遊自如的世界,卻隻能偶爾一窺其堂奧而已,我的大多數努力均未能如願以償……”
在其最後一部電影《犧牲》拍竣後的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塔可夫斯基病逝於巴黎的癌癥病院。他被安葬在一個法國小鎮的俄國移民墓地。
许多时候,我不敢看自己过去的日记,有段时间,甚至疯狂到把日记都烧掉,所以有两年时间,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或者我假装不知道,然而,每当内心出现悸动,心波起伏的时候,我知道它们出现了。不过,终究没有日记作为证据,我还是可以假装我不知道。 所以,读别...
評分1970年9月5日的日记里,塔可夫斯基写道: “因为有了无限法则,或者人类无法感知的无限法则,上帝的确存在。对于无法掌握其本质的人类而言,未知的——不可知的事物——就是上帝。就道德的意义而言,上帝就是爱。” 这种对上帝的理解是哲学式的,但又不...
評分首先,说些书以外的事情。 2009年夏天我在台北世新大学读书,修了一门导演分析课,那个时候,尚未读过《雕刻时光》,也不知李泳泉是何许人也,对塔可夫斯基虽说早有耳闻(毕竟盛名在望,何况城市里处处弥漫着小资调调),但是由于对苏联的极度刻板印象,迟迟不肯花时间看他的任...
評分多年来我苦苦坚信,在时光之中,会有最出人意料的发现。比起别的东西,我们对时光知之甚少。——塔可夫斯基 塔可夫斯基生于1932年4月4日。他的母亲玛丽娅•伊万诺芙娜是位优秀演员,他的父亲亚森尼•塔可夫斯基是著名的诗人与翻译家,深刻影响着他的审美意向,在...
評分每天都断断续续地看着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书《时光中的时光》,这本书收录了塔氏自1970年到他1986年去世期间写的日记,这十七年的时间里,塔可夫斯基无疑将电影带上了无法企及的高度,《飞向太空》、《镜子》、《潜行者》、《乡愁》和《牺牲》都是在这段时间拍摄...
I dare say I get it now. About everything.
评分Tarkovsky 日記 1970-1986
评分N.B. Tarkovsky & Hesse, Mann, Dostoevsky, & Antonioni
评分I dare say I get it now. About everything.
评分I dare say I get it now. About everything.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