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文学 巴金 随笔 人文 中国文学 传记 中国 小说
发表于2025-05-01
巴金随想录(一函五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反思文革,建立文革博物馆,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精神不能丢~
评分一个勇敢而真实的老人,他把所有的爱都献给真实,“文革”那个不堪回首的灾难,老人让我们永远记住,为的是更好地向前走。敬告我们,别忘却了不该忘记的历史!
评分一共30篇,已读5篇。属《怀念萧珊》最令人动容!
评分皮鞭何止是抽在萧珊身上,痛苦的何止巴老!
评分“一九六一年底或一九六二年初我在海南岛海口市也曾访过海瑞墓,幸而我没有写文章发议论,不然我早就跟吴、周两位一起走了,轮不到我在这里饶舌。”
我想说说巴金。 我所看的他的第一本书是著名的《家》。这是一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说。它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如同生活一般,仿佛就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它让我明白能够感动人的东西只有真实的生活。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是青壮年时期的巴金,是一个恨不得马上改变旧社会的革...
评分也许人只有到了那样的年纪,什么都不再惧怕,什么都无所谓,才能够不再重视技巧、文字、色彩诸如此类的东西,而去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并且真实地写下那些感受。读回忆萧珊那一节时,我在火车上,因为没有座位,便靠在两节车之间通道的壁上。老人的语气缓和,有一种经历...
评分也许人只有到了那样的年纪,什么都不再惧怕,什么都无所谓,才能够不再重视技巧、文字、色彩诸如此类的东西,而去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并且真实地写下那些感受。读回忆萧珊那一节时,我在火车上,因为没有座位,便靠在两节车之间通道的壁上。老人的语气缓和,有一种经历...
评分--转部分文字,写出了我的心声。作者名字不转了,见谅。 在十年文革以后,谁曾站起来承担过一丝责任?中国文人 固然没有,他们重新出山以后,除了哭诉奴才的委屈外,根本不懂得反省。那些非 文人呢?那些直接的责任者呢?又有谁反省过?我不是不懂得文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没...
评分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他的《随想录》中,有人看到的是他金子般的品质,我则看到了他一颗爱人的心。他的作品中自然少不了爱情,可他的生活中永远只有一个女人——萧珊,有着一双美丽大眼睛的萧珊!无论她是生是死,巴金的身边就永远只给她留着一个位置...
巴金随想录(一函五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