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的“一代文学巨匠”、“语言大师”。巴金早年受五四文学思潮洗礼,追求民主、平等,追求光明、正义,毕其终生从事文学创作。其作品大多以进步的知识青年为主人公,暴露旧制度、旧道德的罪恶,歌颂反抗和光明,艺术风格明朗、炽热、流畅。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寒夜》《憩园》《随想录》等,其作品被翻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
《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三,描述了高家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了高家第二代,第三代的道德与伦理的丧失,生活的腐化,重点放在第三代子女的命运上,从蕙儿的灵柩被郑家忙于续弦而置之不理,到枚少爷与淑贞被病痛和封建家长制残酷地剥夺了生命,以及觉英,觉世的堕落,着重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礼教的腐朽和对青年一代所做的罪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好久之前读过《家》。这部篇幅也真的好长。【淑华和觉民大战王氏和陈姨太】以及【觉民大战四爸五爸】两段让人精神一振。可怜淑贞,小小年纪怯懦无助又没有存在感,是不是只有跳井的那天晚上才让人着实为她心痛一次,切实地去感知她的痛苦。即使是关心她的各位表哥表姐之前也只是空空地口头安抚她,没有拿出勇气和实际方案去真正地为她争取幸福。
评分一个新制度的诞生,总得需要许多生命的牺牲作为前进的动力。倩儿、枚表弟、淑贞生命的横遭摧残,无不痛陈着旧礼教的吃人。克明的逝世,宣告着这个苟延残喘的大家庭的轰然倒塌。光明终将取代黑暗。悲剧人物觉新,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评分其实想打三星半。人物的刻板印象和扁平化大概算是通病了,甚至有点影响剧情的逻辑连贯性,有的地方觉得难以置信。大概那个时期真的是这样?
评分#觉新被套在家庭的责任感里,他所执着的家是爷爷时代的“大家”,家和万事兴。但人心各异,时代变迁,他所沉浸的美好世界渐渐土崩瓦解,从妻子的离世,到惠、枚及淑贞的悲剧,终于醒悟。人都应该有主见,有主见也要有底气的。总能在觉新身上看到和稀泥主义的影子,没意见无所谓看似无错其实是不作为。“年轻的时候没有兴致,年纪大了,脾气就会变得古怪。”
评分激流三部曲还是属《家》最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