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著名語言學傢、文學傢、翻譯傢。 1911年生,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1934年畢業後,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艾、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文。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迴國,曆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係數授、係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主要論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印度簡史》、《中印文化關係史淪文集》、《印度占代語言論集》、《關於大乘上座部的問題》、《天竺心影》等;主要翻譯作品:《沙恭達羅》、《優哩婆濕》、《羅摩衍那》、《傢庭中的泰戈爾》、《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五捲書》等;並撰寫過《留德十年》等傳記作品及《賦得永久的悔》等散文集。主編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等。
本書是乃季羨林先生在清華大學讀書時的日記,是70年前季先生對清華園的真切描述,係作者最具體的生命的痕跡的記錄,輔之近百幅珍貴的曆史照片,構成瞭本書獨特的價值。
钦佩季羡林的勇气,将年少的自己的全部展现出来。 高三的时候读的,记得是青色的四月,那个时候心情已经很平静了。坐在公交车最后一排开始看序,“清华清新俊逸,北大凝重庄严”,这是深深触动我的一句话。清华北大在我们学生眼里、社会舆论里一度是“成功”、“高智商”、“精...
評分相比长一级的师兄钱钟书而言,无论声名或是才学,季羡林都远远不及,只是几十年过去,昔日才子佳人大多作古,活着的,便成了国宝,所谓物以稀为贵。自然,季羡林也委实是大家,单单看图书馆里季羡林工作室的藏书就晓得季老必然是学贯古今的博学者,附注里列的著作也无不彰...
評分正如季老在后记中所说,“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在人前难以说出口的话,都写了进去”。读下来感到的就是真实,德高望重的季老在这个年龄也是这样的啊,会堕落,会迷茫,会骂脏话…甚至连对女性不太尊重的日记他都如实地发表了。自己在写日记时都未必能做到...
評分正如季老在后记中所说,“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在人前难以说出口的话,都写了进去”。读下来感到的就是真实,德高望重的季老在这个年龄也是这样的啊,会堕落,会迷茫,会骂脏话…甚至连对女性不太尊重的日记他都如实地发表了。自己在写日记时都未必能做到...
評分读伟人的日记,看看与自己生活的不同 季老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早起读书午休晚睡也会夜谈溜圈,他真的是看了很多很多书呀,三分之二生活费用来买书,每天都在读书,觉得早睡晚起打牌甚是无趣,觉得上课麻木,也会吐槽老师,也会逃课考试前磨刀,可我不觉得他的大学生活迷茫呀,...
德高望重者能這樣袒露年輕時的自己,真是不容易的事。日記展現的是一個活潑潑的青年,不乏熱血,不乏牢騷,更多是踏實的勤奮,某些時候很有共鳴,這六七十年的差異,似遠不及一個人的二十歲與三十歲差異大
评分德高望重者能這樣袒露年輕時的自己,真是不容易的事。日記展現的是一個活潑潑的青年,不乏熱血,不乏牢騷,更多是踏實的勤奮,某些時候很有共鳴,這六七十年的差異,似遠不及一個人的二十歲與三十歲差異大
评分諸位還是不要被流量網文忽悠瞭。這本書讀下來最深的印象還是季先生在讀書方麵的勤奮。人傢是刻苦之餘寫個自己看的日記作為吐槽發泄,不是摸魚之餘發個在讀書的朋友圈感動自己。
评分2010 8 電子版 。。看看季老23歲沒錢沒工作沒媳婦沒前途讀不進書抄論文混考試窮的叮當響的生活,勵誌啊
评分諸位還是不要被流量網文忽悠瞭。這本書讀下來最深的印象還是季先生在讀書方麵的勤奮。人傢是刻苦之餘寫個自己看的日記作為吐槽發泄,不是摸魚之餘發個在讀書的朋友圈感動自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