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縵瑣記

操縵瑣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張子謙:廣陵派古琴演奏傢。1899生於揚州。

張子謙14歲開始嚮廣陵琴派前輩孫紹陶學習古琴,熟練地掌握瞭《平沙落雁》、《梅花三弄》、 《龍翔操》等麯目。 1924年定居上海,與彭祉卿、查阜西發起組織『今虞琴社』,翌年組織『今虞琴社上海分社』,組織演齣、電臺廣播,宣傳古琴音樂。

解放後,張子謙任上海民族樂團古琴演奏員,和孫裕德閤作的琴簫閤奏堪稱珠聯壁閤。其演奏風格剛健、遒勁,繼承瞭廣陵琴派的特點,節奏處理較為自由,按音音色剛柔多變。 1959年起兼任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古琴教師。與查阜西、瀋草農閤編的《古琴初》是初學古琴者的入門指導。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張子謙
出品人:
頁數:502
译者:
出版時間:2005年10月出版
價格:1200.00
裝幀:宣紙綫裝
isbn號碼:9787101048513
叢書系列:二十世紀琴學資料珍萃
圖書標籤:
  • 古琴 
  • 張子謙 
  • 音樂 
  • 操縵瑣記 
  • 廣陵派 
  • 隨筆 
  • 藝術 
  • 琴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操縵瑣記》是已故廣陵派著名琴傢張子謙先生的遺著。

張子謙(1899—1991年),江蘇儀徵人氏,廣陵琴派的代錶人物。曾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與查阜西、彭祉卿等組織成立今虞琴社,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琴學的交流與研討,編印齣版瞭《今虞》琴刊,在近現代琴史上影響深遠。

今虞琴社成立不久,抗戰爆發,張子謙先生有感於戰亂頻仍,世事難料,遂萌生記錄琴壇諸事以備將來查考之念,於是從1938年起至‘文革’前期,堅持不輟,“凡會琴、撫琴、習琴、訪琴諸端,事無大小,鹹筆之於冊”,記錄瞭近三十年間上海乃至全國琴壇以及文化界的狀況,是為《操縵瑣記》。該書不僅是研究張子謙先生本人以及廣陵派琴學思想的第一手資料,更是研究二十世紀琴史的珍貴史料。

原稿十冊,於“文革”中散失一冊,現存九冊,始自1938年8月21日,終於1963年8月6日。為保存原貌,此次齣版以張子謙先生傢屬提供的手稿進行影印,原有書名題簽及名款印鑒均予以保留。正文後附有張先生曆年撰述之琴學論文六篇及詩詞若乾首。全書一函十冊,宣紙套色精印,傳統綫裝,極具收藏價值。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有幸看过部分。本书是本日记,日常琐事、弹琴心得、琴社日常工作等等等等逐一记录。一笔工整的字,用文言文的形式娓娓道来。读文看字,平淡朴实,却又情意饱满,那人、那事跃然纸上。 张子谦先生生于1899年,活到了1991年,93岁无疾而终,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所有的动荡。在波...

評分

有幸看过部分。本书是本日记,日常琐事、弹琴心得、琴社日常工作等等等等逐一记录。一笔工整的字,用文言文的形式娓娓道来。读文看字,平淡朴实,却又情意饱满,那人、那事跃然纸上。 张子谦先生生于1899年,活到了1991年,93岁无疾而终,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所有的动荡。在波...

評分

有幸看过部分。本书是本日记,日常琐事、弹琴心得、琴社日常工作等等等等逐一记录。一笔工整的字,用文言文的形式娓娓道来。读文看字,平淡朴实,却又情意饱满,那人、那事跃然纸上。 张子谦先生生于1899年,活到了1991年,93岁无疾而终,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所有的动荡。在波...

評分

有幸看过部分。本书是本日记,日常琐事、弹琴心得、琴社日常工作等等等等逐一记录。一笔工整的字,用文言文的形式娓娓道来。读文看字,平淡朴实,却又情意饱满,那人、那事跃然纸上。 张子谦先生生于1899年,活到了1991年,93岁无疾而终,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所有的动荡。在波...

評分

有幸看过部分。本书是本日记,日常琐事、弹琴心得、琴社日常工作等等等等逐一记录。一笔工整的字,用文言文的形式娓娓道来。读文看字,平淡朴实,却又情意饱满,那人、那事跃然纸上。 张子谦先生生于1899年,活到了1991年,93岁无疾而终,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所有的动荡。在波...

用戶評價

评分

每周末國圖的約會,慢慢來~

评分

每周末國圖的約會,慢慢來~

评分

藉閱一冊。“此來海上,攜琹自隨,得時一溫理。第以孤陋寡聞,索然無侶,作輟不時。所習得不忘者,亦僅矣。甲戍鞦,獲交修水查阜西、廬陵彭祉卿兩先生,同居浦左,朝夕聚晤,絃軫乃無虛日。”

评分

每周末國圖的約會,慢慢來~

评分

每周末國圖的約會,慢慢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