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1 第一节 哲学与时代/1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的时代性/4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问题的凸现/11 第四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问题/14 第五节 本文的思路/21 第一章 现代性及其形而上学本质/28 第一节 现代性概念的界说/28 一 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主义/29 二 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42 第二节 现代性的形而上学本质/49 一 现代性的背景分析/49 二 康德的启蒙概念/52 三 黑格尔与主体性的凯旋/58 四 意识哲学与现代性的本质/65 第三节 两种面对现代性的哲学态度/68 一 后现代性的“颠覆”/68 二 哈贝马斯的“重构计划”/74 第二章 内在性之被贯穿:马克思生存论视域的确立/82 第一节 内在性问题/82 一 内在性的基本建造及其困境/83 二 瓦解内在性的哲学思路/87 第二节 感性对象性活动——实践概念的提出/91 一 实践概念内涵的历史变迁/91 二 感性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对实践的本质规定/96 三 解读实践概念的两种不同方式/102 第三节 马克思生存论的彰显/108 一 生存与实践、生存论与存在论/108 二 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意蕴/113 三 马克思生存论与存在主义的原则区别/118 四 马克思生存论的当代意义/122 第三章 基督教神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批判/126 第一节 宗教之独立幻相及其破除/127 一 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其缺陷/127 二 费尔巴哈的神学批判及其理论意义/131 三 宗教解放·政治解放·人类解放/136 第二节 基督教的辩护性回应及其误区/146 一 投射理论及其前提预设/146 二 信仰与启示/148 三 神学维度的意义及其误区/154 第三节 基督教和现代性的共谋关系/158 一 基督教与现代性的缘起/158 二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透视/163 三 宗教:现代性的精神避难所/167 第四章 国民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批判/172 第一节 国民经济学范畴的非历史性质/172 一 亚当·斯密与国民经济学的确立/173 二 经济人:国民经济学的抽象前提/177 三 蒲鲁东之“贫困”的根源/183 第二节 异化劳动的形而上追问/188 一 对象化和异化概念的区分/188 二 异化劳动的内在规定/191 三 “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196 四 异化劳动学说的理论定位/200 第三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意义/203 一 作为理论基础的新历史观/204 二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建构/207 三 《57-58手稿》哲学解读的当代意义/210 第四节 资本概念的哲学意蕴/212 一 社会关系的物化/213 二 劳动力成为商品意味着什么/217 三 资本的内在规定及其后果/222 第五章 共产主义与现代性的终结/228 第一节 整体性与进步/228 一 整体性与历史决定论/229 二 进步:神话还是事实? /234 三 唯物史观和历史终结论批判/238 第二节 共产主义的生存论性质/244 一 几种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理论/244 二 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生存论意蕴/248 三 克服对共产主义的两种误读/253 第三节 现代性的终结/258 一 人对物的依赖及其限度/259 二 现代性终结的可能性及其条件/263 第四节 真正的人类史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68 主要参考文献/271 后 记/280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