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伯林(1909―1997),英國哲學傢和政治思想史傢,二十世紀最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之一。齣生於俄國裏加的一個猶太人傢庭,1920年隨父母前往英國。1928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文學和哲學,1932年獲選全靈學院研究員,並在新學院任哲學講師,其間與艾耶爾、奧斯汀等參與瞭普通語言哲學運動。二戰期間,先後在紐約、華盛頓和莫斯科擔任外交職務。1946年重迴牛津教授哲學課程,並把研究方嚮轉嚮思想史。1957年成為牛津大學社會與政治理論教授,並獲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擔任牛津大學沃爾夫森學院院長。主要著作有《卡爾・馬剋思》(1939)、《概念與範疇》(1958)、《自由四論》(1969)、《維柯與赫爾德》(1976)、《俄國思想傢》(1978)、《反潮流》(1979)、《個人印象》(1980)、《扭麯的人性之材》(1990)、《現實感》(1997)等。
以赛亚·伯林无疑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他出身于苏俄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曾担任驻苏联的外交官,后来长期在牛津任教。他的出身和经历使他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苏联社会体制,并且终身对苏联思想界和苏联知识分子保持关注。在《苏联的心灵》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評分本文最初发表在美国杂志 Foreign Affairs 上。这本书的标题“自由”,论文自己的标题“二十世纪”,以及杂志的标题“外国事务”,合起来大概可以确定这本书的主题:二十世纪关于自由这种政治事务的 ideas。 文章一共八部分。 一,本文写作模式 1 观念史家使用模式来构想材料 ...
評分 評分以赛亚·伯林无疑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他出身于苏俄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曾担任驻苏联的外交官,后来长期在牛津任教。他的出身和经历使他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苏联社会体制,并且终身对苏联思想界和苏联知识分子保持关注。在《苏联的心灵》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sheer stylist.
评分柏林留下的最重要的遺産便是“消極自由”,如何在法製日益健全的現代社會,剋服法製帶來的人的異化。不僅如此,他主張的多元化,正是我覺得現在最缺乏的,那就是寬容。 不過,他的自由學說仍然是一筆糊塗賬,比如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是否可以真正如他所想,可以割裂開來?或者說,積極自由裂變為專製,消極自由被無限後退……我到時覺得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本質上是一樣的。 而且,對於兩種自由之定義,也是大可商榷。比如,消極自由為“免於”的自由,,奴隸時代的奴隸所擁有的“自由”就是“免於被吃掉”的自由,但我們今天並不把奴隸稱之為“自由人”,我們認為還應該有更多的內容纔能稱得上是真正“自由的”。
评分柏林留下的最重要的遺産便是“消極自由”,如何在法製日益健全的現代社會,剋服法製帶來的人的異化。不僅如此,他主張的多元化,正是我覺得現在最缺乏的,那就是寬容。 不過,他的自由學說仍然是一筆糊塗賬,比如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是否可以真正如他所想,可以割裂開來?或者說,積極自由裂變為專製,消極自由被無限後退……我到時覺得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本質上是一樣的。 而且,對於兩種自由之定義,也是大可商榷。比如,消極自由為“免於”的自由,,奴隸時代的奴隸所擁有的“自由”就是“免於被吃掉”的自由,但我們今天並不把奴隸稱之為“自由人”,我們認為還應該有更多的內容纔能稱得上是真正“自由的”。
评分柏林留下的最重要的遺産便是“消極自由”,如何在法製日益健全的現代社會,剋服法製帶來的人的異化。不僅如此,他主張的多元化,正是我覺得現在最缺乏的,那就是寬容。 不過,他的自由學說仍然是一筆糊塗賬,比如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是否可以真正如他所想,可以割裂開來?或者說,積極自由裂變為專製,消極自由被無限後退……我到時覺得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本質上是一樣的。 而且,對於兩種自由之定義,也是大可商榷。比如,消極自由為“免於”的自由,,奴隸時代的奴隸所擁有的“自由”就是“免於被吃掉”的自由,但我們今天並不把奴隸稱之為“自由人”,我們認為還應該有更多的內容纔能稱得上是真正“自由的”。
评分給在一篇三十頁的短文裏就能手到拈來地比較盧梭,康德,米爾,洛剋,陀氏亞裏士多德等等的大神跪瞭。。看完他再看Hannah Arendt毫無壓力好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