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女,1964年生,“非非主义”代表诗人之一。毕业于军医大学,后转业至地方精神病医院做护士。其代表作品有《种烟叶的女人》、《蜘蛛一》、《路上一盏灯》、《我们来写诗》、《内心世界》、《夫妻生活》等。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国诗年选》、《中国新诗年鉴》、《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诗歌选本。现居成都。何小竹在《我与“非非”》一文中谈到诗人小安时有一段话:“在80年代,一个‘先锋’阵营中的女性诗人,如果她的诗中没有能够用弗洛伊德学说进行解说的‘潜意识’流露,没有美国‘自白派’女诗人普拉斯的那种‘死亡意识’和自恋、恋父情结,是不会被重视的。我无意贬低普拉斯那样的诗人,也无意于否定有‘女性诗歌’存在这个事实和其存在的价值。我想说明的是,一个超越了性别存在而‘从语言开始’进行写作的诗人,小安的诗歌没有受到应有的评价和足够的重视。就其诗歌的纯粹和对语言的自觉性而言,她完全可以排在‘非非’任何一位‘男’诗人之前。”事实上,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开始喜爱上小安的诗歌。《种烟叶的女人》是诗人的第一部诗歌选集,其创作的时间跨度为1986年至2000年。
黄昏的蒲公英 ——读小安的诗 我一直都不太喜欢“非非主义”这个诗歌群落。因为这里面有很多诗人忙于破坏,而不擅长建筑。先有了理论,却没有相应的文本,作其后盾或支撑。让人觉得是一群人在借助某面文革语言的破旗帜,壮胆吆喝。换而言之,在大树底下乘凉。 小安是其中一位...
评分春天到了我们把句子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烟叶。 遇见小安的诗,那是5年前的夏天,晚上,上海书城即将关门,我匆匆穿梭于书架间,发现了两本诗集,一本是鲁羊的《我仍然无法深知》,另一本便是小安的这本《种烟叶的女人》。 我一直在想,小安究...
评分春天到了我们把句子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烟叶。 遇见小安的诗,那是5年前的夏天,晚上,上海书城即将关门,我匆匆穿梭于书架间,发现了两本诗集,一本是鲁羊的《我仍然无法深知》,另一本便是小安的这本《种烟叶的女人》。 我一直在想,小安究...
评分春天到了我们把句子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烟叶。 遇见小安的诗,那是5年前的夏天,晚上,上海书城即将关门,我匆匆穿梭于书架间,发现了两本诗集,一本是鲁羊的《我仍然无法深知》,另一本便是小安的这本《种烟叶的女人》。 我一直在想,小安究...
评分小安的诗,最著名的是那首《种烟叶的女人》,这让我以为她是一个很“女性”的诗人。而事实上,正如何小竹所言,作为一个超越了性别存在而“从语言开始”进行写作的诗人,小安的诗没有受到应有的评价和足够的重视。当然,我还不太能理解“从语言开始”这样一个概念,因为在我看来...
看过繁花似锦之后,再看看小安的诗歌。她的单纯自成一个世界。流云、暖的空气、午后的抱枕...除了单纯,还有安静。没有青春的骚动和浮躁,观察准确简约,欲言又止,淡淡的神秘。
评分彪哥給打四星,可为什么我没看出好来?……
评分个人不是很感冒
评分绿色植物般干净舒展,不蔓不枝,也不给点鲜妍的小花苞来讨喜,女性意识也自然得恰如其分,不过分铺张,藏得很深,这一点也是比诗本身更有意思的东西
评分小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