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寶,1965年生於臺灣宜蘭,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從自然中獲得最深的感動,因之,人與自然的沖突也成為畢生最大的關懷。生活內涵的取舍,一直縈繞著這個主軸。
曾經為學攝影而謀職於照相館,每天沖印照片、接觸化學藥劑而對此愛好心生動搖,漸漸無師自通拿起畫筆取代相機。
大學時代首次攀登高山,對原始山林的迷戀一發不可收拾,後任臺灣省“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員。1994年起自由旅行、寫生,曾以騎單車、徒步、趕驢等方式遊走西藏、尼泊爾、印度十八個月,及單車環遊寫生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七個月。
阿寶網站:http://www.love-mountain.com/
結束雲遊後蟄居花蓮竹村,不定期在梨山打山。1999年,將對山林土地的關懷付諸實行,正式成為梨山女農,蓋了個小竹屋,并寫下《女農討山誌》
為了實現對山林土地的護惜,本書作者阿寶放棄隨男友定居北歐的機會,選擇上梨山用自己的力量來復育森林。她租下果園,搭起帳篷,過著整整一年沒有電的生活。白天辛勤農作、自力造屋,夜晚點油燈照明,閱讀農業專書,將剪枝、施肥、開搬運車..等果樹管理,一一從頭學起。
她用「善待土地」的方法耕作:停止使用殺草劑、植草護坡(以減少表土沖刷)、儘量使用有機肥料(避免大量化學肥料在暴雨期間溶入水源)。甚至將部份土地放棄耕作,逐年植樹造林,任其復原。她「企圖」先以果樹的生產來奠定經濟基礎,以便日後買下土地,或租下更多果園納入合理化經營。接著將逐步縮減果樹,最後放棄經營和採收,一步步朝與山林和平共存邁進。
本書記述阿寶五年來的討山生涯,波折起伏,築夢過程辛苦愉悅歷歷可見,對於自然環保亦有令人玩味的反思,有別於一般的自然書寫。從中更可看到一個優秀心靈的成長過程與自我錘煉。
一介女流,默默做她願意為世界做的事,而成敗無悔……
“一向觉得,一生中要有一段日子,流汗低头向土地索食,生命的过程才算完整。”在浏览完前面洋洋洒洒几大家人的序言后,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引起了共鸣。 这几年在城市和乡村间游走,一直的如同一个过客,不知家园何处。期间的游离和漂浮,越来越让自己感到,远离土地也就失去...
评分有一个叫阿宝的女子,大学毕业工作了几年,在偿清助学贷款后,两袖清风一身轻。她自诩勤劳刻苦,才华横溢,不愿汲汲营营地过着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于是有钱时流浪,无钱时打工,开始了天马行空的游历生涯。她曾经有过长达一年半的西藏-尼泊尔-印度之旅,也有过十个月的北欧单车...
评分(是《讨山记》读后感的修改版) 阿宝在台湾一个叫梨山的地方种值果园。她皮肤黑黑,戴眼镜,头发编成一条黑粗的辫子。 在此之前,她避居在竹村,一个得离开中横公路徒步十公里才能到达的山坳。她想试一下自己对文明的依赖能减少到什么程度。在那里一包...
评分这本书买来很久没读 翻开却就放不下 这么有勇气的姑娘 她自己选择去做鲁滨逊 因为舍得 她这样自由
评分一个瘦小的单身女子,能做一个健硕的大男人都做不到的事,而且做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真是太不简单了。我能说的只是佩服佩服,一般人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在我们的教育体制熏陶下,孩子的长项是考试,即使好学生擅长的也是理论和口才而不是实践,但世上的事哪个能缺实践呢?吃苦...
很喜歡這本書,直接促進了我去種菜
评分很喜歡這本書,直接促進了我去種菜
评分很喜歡這本書,直接促進了我去種菜
评分很喜歡這本書,直接促進了我去種菜
评分很喜歡這本書,直接促進了我去種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