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52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译者赵复三,祖籍江苏宝山,1926年生。少从周一良、王守惠先生读中国古典文学。1943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46年大学毕业。196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主任。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被聘为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副所长。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长,主张以蔡元培思想,学术自由、兼容并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办院方针。1989年退职移居国外,在法国、美国、加拿大执教,曾获荣誉神学博士学位。1997年退休,从事中外思想史研究。
This is a chronicle of Chinese thought from the third millennium sage-kings to the 1911 overthrow of the monarchical system. It focuses particularly on the most commonly known school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ith insights into Mohism, "Yin-Yang", Legalism, New-Taoism and Neo-Confucianism.
很羡慕二三十年代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北大. 冯友兰先生就是那个时代和环境锻造出的最优秀的中国学者之一. 想想当时北大哲学门的讲师梁漱溟也不过二十三四,与冯友兰,顾颉刚这一批学生年龄相若,真真佩服元培先生的气度和水平. 当然,这番话是看此书之前的一些多余的感想. 冯先生写...
评分冯友兰真是仰之弥高的大儒,无论是修养境界还是治学传道都令人钦佩。书中系统整理了历代各家学派的哲学要旨,既提纲挈领又融会贯通,由于是英文原稿又联系东西哲学,适合中外读者。我知识浅薄,能领会其中万一就很开心了。加深了对儒、道、墨、法理论框架的认识,对禅宗的源...
评分 评分 评分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
很好的入门书
评分must read for Chinese living abroad
评分前半本书(先秦一直到董仲舒)看得醍醐灌顶。最后两章讲当代又提到他自己因为真实而挺动人。这两部分之间。。。meh实在看不下去。
评分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中,冯完成了抗战期间的“贞元六书”,构成了他的新理学体系,这是四十年代中国最完整的现代哲学体系,新理学中最重要的两部分是形而上学和境界学。简史写于新理学体系形成之后。哲学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人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人总是对宇宙人生有所觉悟和了解即“觉解”,“觉解”即他所了解的宇宙人生对于他的意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一个有天地境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外界的事物,都自觉有一种新的意义和精神之乐,这是超道德的精神境界,是经过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之后达到的境界。正负(道佛禅)方法是相互补充的,不从正的方法开始便缺少对哲学来说重要的明晰思考;不以负的方法告终,就不可能登上哲学的巅峰。神秘主义不是和明晰思考对立的,它不是低于明晰思考而是超越明晰思考,不是反理性而是超理性。
评分抱憾,竟然是先读完的英文本。当然,这本书本来就是冯友兰先生在宾大的讲稿。 至于书的内容,70年过去了很多观点未必合理,比方说对老子身份的考究,对佛学的阐述。重点是如何用英文阐述微言大义的中国哲学,很多翻译也非完美,译成说birds and beast就有些多余。但是这种翻译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先生对原典的解释。如果翻译仅仅是把原文还原,实在是少掉了很多意味。happy excursion, sudden enlightenment, historical records, eight primary trigrams 等等真实是萌到不行。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One must speak very much before one keeps silent 无比感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