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斐多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柏拉圖
時報文化
楊絳
2002-05-14
120
NT$ 120
平裝
大師名作坊
9789571336602

图书标签: 哲学  柏拉图  杨绛  哲學  柏拉圖  希臘  斐多  |大師名作坊|   


喜欢 斐多 的读者还喜欢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05

斐多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斐多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斐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描述

《斐多》一書的歷史與政治背景

西元前三百三十九年,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被幾位雅典市民以「腐化雅典市民,不信奉城邦所遵奉的希臘諸神」的罪名提出控訴,最後被法庭眾多裁判官投票決定處以死刑。事實上,蘇格拉底之所以蒙受此一千古奇冤,最後選擇從容就義,背後更深一層的理由是因為他反對當時日益腐化,已經落入一群暴民手中的「民主政治」——蘇氏的政治立場向來是主張把政權交給「有專門政治知識的人」(ariston)來管理,就好像木匠要有木工的知識、醫師要有醫療的知識一樣,這就是後人所說「貴族政治」(aristocracy)的思想淵源。

根據蘇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圖(Plato)在《對話錄‧自辯篇》(Apology in the Dialogue)裡面的記載,他針對眾人對死亡的懼怕,強調死不足懼。死亡對蘇格拉底來說,「並非只是純然的長眠不省,而是由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這與他在《對話錄‧斐多篇》一書中輕鬆面對死亡的態度如出一轍;但是,究竟是基於什麼信仰讓他選擇如此面對死亡?

《斐多》一書的「靈魂不朽」學說

對於蘇氏而言,「正視死亡,視死亡為不可懼」是一門真確的哲學功夫與學問;這也正是《對話錄‧斐多篇》的主旨所在——勇敢地面對死亡,其實是一種超越,即「靈魂」超越「肉身」而達到永存和不朽。

在西方哲學史的傳統裡面,所謂「Philosophy」其實可已被拆開解讀為兩個字:「philo-愛」與「sophia-智」,簡而言之就是「對於智慧的愛好」;因此,「靈魂超越肉身」除了是為了達致永恆以外,還有另外一層意義是《斐多》裡面蘇氏所說:「靈魂獨自思考的時候,就進入純潔、永恆、不朽、不變的境界。……它不再迷迷惘惘地亂跑,它安定不變了……靈魂的這種狀態就叫做智慧。」(五十一頁)只有在擺脫肉體的時候,靈魂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才算是真正的智慧,「人死了,非要到死了,靈魂不帶著肉體了,靈魂才是最單純的靈魂」——這就是他視死如歸的真正原因,所以他才說:「真正的哲學家一直在練習死。在一切世人中,惟獨他們最不怕死。」(二十七頁)因此,肉體往往是靈魂的牢獄。最幸福的人是學習哲學的人,因為他們死亡的時候,亦即其靈魂離開其肉身時,靈魂是最純潔的。純潔的靈魂擁有真正的智慧與德性(arete),因此能夠獲得理念知識。

《斐多》與柏拉圖學說

《斐多》裡面的發言者雖然是蘇格拉底,但是「靈魂不朽」學說到底是蘇氏的思想,還是柏拉圖藉著老師的嘴巴來發揮自己的「形相論」(The Doctrine of Forms),可謂哲學史的一大公案。比較可信的是:根據哲學史學者Frederick Copleston的研究,如果把柏拉圖的思想分成「萌芽-轉型-成熟」等三階段,《斐多篇》一書和《饗宴篇》(Symposium)、《共和國篇》(Republic)一樣,都表達出柏拉圖最成熟的「形相論」思想體系——先確立了一個形而上的「理念世界」(eidos),然後把塵世的一切存在(包括知識、肉體)都視為是「理念世界」的分享與反映。因此,《斐多》一書可以說反映出柏拉圖最重要的形上學立場,而非蘇格拉底的學說,讀者不可不察。

(文/陳榮彬,文字工作者)

斐多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著者简介

柏拉圖(Plato,約西元前427~347年),生於雅典,雙親皆來自重要的貴族家族。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原本有意仕途,因與當政者理念不合而放棄,後受教於蘇格拉底。他曾遊學外地,約西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創辦一所高等院校(Academy),此學院一般被認為是歐洲第一所大學,亞里思多德亦曾就學於此。西元前347年,他80歲高齡死於雅典。

柏拉圖的學說對於歐洲的哲學與整個文化發展,影響深遠。尤其是他的認識論,數學哲學和數學教育思想,在古希臘的社會條件下,對於科學的形成和數學的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推進作用。著有《對話錄》、《理想國》。


图书目录


斐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蘇格拉底很善於發現不同事物間的相似性,並且用它們來比喻、論證。即使不能全然接受或參悟蘇格拉底的哲學,僅僅觀賞他如何思辨、如何回應問題就足夠有趣了。

评分

那时的翻译,真诚厚重。

评分

“哲学家的灵魂相信它应当屏弃欢乐和痛苦的情感,在平静中生存;应当追随理智,永远跟着理智走。它认识到什么是真实而神圣的,并单把这个作为自己的食粮”。但愿灵魂不朽,来世再见。

评分

建议先看看古代希腊哲学史的资料///苏格拉底死之前其实是很淡定的说

评分

需静心沉浸的作品,需体悟,不适此时心境,需孩童般幻想的灵魂。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全书有一个地方不明白。 书中论证了如果一个具体事物从属于一个概念,必定与这个概念的反面概念不相容。如1是单数概念的具体表现物,则1与双数这个概念不相容。 柏拉图说 为什么一个数字是单数,可以回答因为它就是1。为什么热,因为它是火。1和火都是他们从属概念的具体表现...

评分

评分

评分

1.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既然一辈子只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那么当认真学习的死到了眼前,倒烦恼了,岂不可笑? 2.和肉体一起去寻找智慧,肉体是帮手还是阻碍?人的视觉、听觉真实可靠么? 3.如果一切东西都有相反的一面,这些东西是不是...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斐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