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1895-1986)
克里希那穆提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卓越的性靈導師,他在十四歲時被「通神學會」的通靈人認為是擁有最純淨靈光的彌賽亞候選人。1925年他悟道,但四年後他解散了信徒為他成立的宗教機構,退出「通神學會」,並且宣布有生之年不再成立任何形式的組織,他認為,真理不存於任何人為的組織中,純屬個人的了悟。捨棄所有的形式之後,克氏真正開始光華四射,走遍各國演講、傳播他的教言,幫助人類從無端的恐懼和無知當中徹底覺醒和解脫。赫胥黎、亨利.米勒、卓別林等當代重要知識份子都樂於與他交遊。自願追隨的門徒將克氏的教誨整理、紀錄後出版成70多種著作,流傳至今。
在閱讀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書》的時候,感覺上你和他就好像朋友,在某個晴朗的日子裡坐在公園裡談人生、談內心的問題、探究存在的本質。
你不懂人生為什麼充滿困難?為什麼人類高度發展的心智反而讓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使得每天的日子都變成一種折磨?
也許人們會上教堂、追隨政治或宗教領袖,但在日常生活中內心還是充滿著擾動;某些時刻也許會出現短暫的喜悅或快樂,但生活始終佈滿著烏雲。
但在《生命之書》中,克里希那穆提不會告訴你答案,他只提出問題,因為一旦你了解問題便能得到解答。
實相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只有如此,人們才有可以在生活裡展現出這最深的實相;你可以在每一個剎那的思想、關係、言語、姿態、微笑及淚水中發現它,如果我們都能發現它並且活出它,那麼我們就會變成真正富有創造力的人
本書是克氏作品的精選集,許多內容是台灣讀者過去從沒機會閱讀到的。對尚未接觸克氏思想的人來說,本書是內容最完整、最容易入門的默觀題材。對已經入門的讀者而言,本書釐清了許多克氏教誨中讀者容易感到困惑及曲解的部分。
译 序 无法被定位的解放者 胡因梦 要介绍克里希那穆提这个人,不能不提及与他渊源深厚的“通神学会”,因为没有“通神学会”,就没有这位影响全世界至深的精神导师了。 “通神学会”是一个创立于19世纪末期的宗教研究组织,其创始者是俄国杰出的神秘主义者勃拉瓦茨基夫人。...
评分有个习惯就是睡觉之前都要看一会书,床边摆了几本夹着书签、折了页子的书,还有个习惯是跳着看,坏处是看过的记不住,好多次是看着看着觉得已经看过了。《生命之书》很好,好像是专为我这种人定制的,每天一小段,正好睡前看完心神安定,安然入眠,可是可是,这本书我可忍不了...
评分导 言 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 胡因梦 克里希那穆提在 1934年曾经说过:“你为什么只想做书本的学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门徒?若是能在周遭的环境里发现孰真孰假,你自然会知道什么是实相。”他不断地指出,只有这本思想无法操纵的“生命之书”,这本永远在变化、充满活力的著作...
评分匆匆忙忙间,读完了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书--365天克里希那穆提禅修》,感觉应该有些话说,但又不敢轻易开口。 面对克里希那穆提,你不能表示崇拜,因为在你脱口而出这两个字的同时,他已经成为你的权威。而克里希那穆提是反对将人权威化的。 是的,克里希那穆提...
评分第一次看到他的照片,是《生命之书》台版封面窗前一个沉静的背影,白发,看不清表情。 副标题叫“365天的静心冥想”,真不符合我一向希望的理性知识分子思考方向,静心冥想无非克服杂念,无非听从内心,然后把人生貌似超脱地交付给一些不可名状的,虚无缥缈的非理性状态。这叫...
如果你觉得佛经深奥难懂 又觉得每日祷告皈依一伸暂时难以接受 这本书将是你最好的导师:我们每日的冲突都源于记忆中的我与当下的我之间的冲突 记忆是死的 留下的是思念与情绪 如果你放下这份思绪 不带标签的去感受当下时 你就能真正的没有负担活在当下了
评分纷繁复杂的世界就好像一面镜子,从中我可以看到我的贪婪、愤怒、嫉妒...当然也可以审视我的思想、关系、语言、姿态、微笑、泪水...
评分读的太快也太不专心,所以所得有限,若是慢慢读下去,心会静下来
评分真是如同醍醐灌顶
评分你最好不是读它,而是感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