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硃維毅,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作傢協會會員,籍貫江蘇,長於北京,“老三屆”初中生,1980年考取研究生,1988年赴德留學,1992年在柏林工大獲博士學位,其後開始瞭“工——商——文”三級跳,其發錶作品多涉及中德間的文化互動。本書即是作者利用在德國生活的近20年時間,采訪許多“二戰”老兵,查詢大量的“二戰”史書、檔案和資料,完成此書。
本書在“二戰”的曆史記述方麵填補瞭一個重要的空白區,即德國軍人作為侵略者的戰爭迴顧。作者通過尋訪德國老兵及傢屬,嚮讀者提供瞭一個新穎而獨特的觀察“二戰”的視角。書中記載的老兵們在軍種上涵蓋海陸空三軍。類型上包括國防軍、黨衛軍、孩子兵、女兵和抵抗分子,所涉及的一些史實甚至連很多當今的德國青年都不甚瞭解。本書不僅第一次嚮讀者展示瞭一代德國老兵的“二戰”心路,還揭示瞭一些鮮為人知的“二戰”史實,令人讀來耳目一新,同時又發人深省。
永远不要信任野蛮的俄国人,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蒙古人野蛮的基因。 当今世界三足鼎立,虽然中俄关系进入蜜月期,但是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醒,对俄国人的警惕。历史上损人利己,无恶不作的国家非俄国人莫属。为什么欧洲人那么排斥俄国?为什么当今西方世界要制裁俄国? 简单说,...
評分我坚持直到看完最后一行字再写读后感,尽管这几天一直有一种冲动,首先被该书的作者所感动,中国一位留德工科博士朱维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接触和采访了很多“二战”时期的老兵,查阅了大量的“二战”时期史书资料、档案等才完成此书。精神实在是难得。其次被...
評分 評分在豆瓣上看到过一片文章,说意大利军队在二战期间“二”得不行,在本书中也有表现,1945年一个营往德国回撤的时候经过意大利一个小城,两个老兵潜入城内找到了一个当地的居民来带路进城,问他城内驻扎的是哪国的军队,居民说城内的是意大利的军队,德军急于撤退当晚500多人...
評分按照《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的陆军被压缩成为10万人,海军只允许有1.5万人存在,各种舰艇的总数只能有36艘,而对空军则完全禁止存在。坦克车、装甲车、潜艇一律不允许生产。这样的军力就连平息一场国内的大范围武装骚乱都很困难,真正意义上的国防就更无从谈起了。除...
很好看,讀起來不纍,但又很有啓發意義,這一點就很難得。我對二戰歐洲戰區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加裏森敢死隊瞭”。而在戰爭的罪惡麵前,恐怕很難有參與者能夠洗乾淨自己的手。而這一點上戰勝國的反思顯然是不夠的,中國尤其如此。對於戰爭的反思恐怕鮮有如德國人這樣深入而廣泛的。關於探討“愛國還是正義,道德還是背叛”這一章尤其喜歡。書中的觀點探討和思考都是淺嘗輒止,算是缺點,也是優點。
评分很不錯的一本二戰反思記錄,與其去描述鬼子如何殺人,如何凶殘,不如多想想我們為何總是被殺。中國人重鄉土而輕傢國,用於私鬥怯於公戰,是戰爭中被屠殺的原因,也是和平時改革的阻力
评分剛剛讀完,很不錯
评分我幾年前先讀過《戰爭:日本人記憶中的二戰》,當時對我的衝擊極大。戰爭中個體的經曆對我來說比任何電影裏波瀾壯闊的大場麵都來的震撼。很欣慰能在國內看到這樣的書,不過對比戰爭:日本人記憶中的二戰來說,確實差距還是很大。
评分對勝利者的控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