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教育 教育的痛和痒
发表于2025-01-22
教育的痛和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有很多人问我,不是一直在搞课题,在写论文吗,为什么一下子写起了杂文。对此,我真没有深思熟虑。我觉得写着有趣味,写着顺手,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就写下去了。本来继续进行语文教学的研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了一些影响。报刊社的编辑们来约稿子,说怎么没有原来写的论文多了,我说在写杂文呢。有人支持,有人惋惜。不过,我没有放弃语文教学的研究,也不会半途而废。但我也确实感觉到了写教育杂文的必要性,对我来讲意义还可能要大于语文教学的论文。究竟有什么意义?还是别人的疑问,促使了我的思考。首先是现在不缺少写语文教学论文的人。写的人多,文章更多。论文有论文的价值,以前我也写了很多,也有些作用。有老师经常给我来信,也有的在报刊上经常引用我的话,我想更多的可能是在教育教学实际中,采用了我的观点和方法。但我还是感到,现在的论文有点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有的人的论文,确实是空洞的没有价值的,有的论文之所以发表或获奖,也可能是某种协议的结果,更有的论文只是抄抄罢了,了无新意。许多所谓的论文是论吃饱了不饿的东西,不仅无用,反而有害。写论文的就像是前些年写诗歌的一样,写的人比看的人多多了。况且,真正看了有些论文,还真没有什么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不要说还浪费时间了。即使有点价值,几千字的长文章,教师也没有时间和耐心来看。不少的论文,也只是提出一个观点,给人一点提醒罢了,也可能就是一篇小小杂文的作用。我写论文,是要力图言之有物的,但在大量的这类文章之中,也消失了它应有的价值。我想,还是杂文好,短小,不耽误时间,又能说清楚一个道理。更为关键的是,有的观点和材料虽不是言之确凿的东西,由于是杂文而不是论文,就没有人来揪辫子、打棍子。杂文的优势很多,比如,现在教育的问题很普遍,用论文的形式根本来不及表达,杂文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就可以表达了,不需要装腔作势,不需要温酒磨墨,提笔便写。即使是信口开河,也是图个快活,信不信由你。特别是我,本来思维就不够严谨,老是被严谨的人找茬儿,所以就干脆以杂文形式为主了。搞文科的就是这样,思维特点和理科的总有不同,我们学文的人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或者说是缺点,那就是对理科的人特别崇拜,但理科的人好像正相反,他们倒是看不起学文的人。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思维跳跃,他们认为这是愚笨的表现。传统的观点是学文的人聪明,现代的观点是懂理科的人聪明,实际上两者都聪明。我老在说,思维跳跃的人容易创新,而思维严谨的人也很好,好在敢于求真。写杂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掩盖自己对现在教学歪风的鄙夷,也算是一种逃避。陶渊明为什么弃官从农,主要原因还应该是官场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教学尤其是我从事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问题多多,但却又是一团和气。现在语文教学研究的流派,可以说眼花缭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现在是小阴沟里遂让竖子成名。成名的路子有千万条,有的是靠真本事,但也有的是靠自己的欺世盗名,靠的是某种关系,甚至是靠了自己的某些非教学的特点或特长。我想,语文教学是最需要争论的,没有争论至少是语文界自身的怪病。但不争论是否就是真正形成了一致,或大家真的团结如一人了呢?远远不是,实际上许多所谓的家,也只是自己的流派自己欣赏罢了,一团和气的背后,也是互相不服气。文人相争,是传统,不一定是好事,但教学相争绝对是好事。余秋雨和余杰和古远清争论的故事真应该让教育界羡慕。
能看得出,作者对于教育是有真知灼见的,很透彻,遍及基层教育的方方面面,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评分能看得出,作者对于教育是有真知灼见的,很透彻,遍及基层教育的方方面面,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评分中国教育不是痛,就是痒
评分中国教育不是痛,就是痒
评分中国教育不是痛,就是痒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教育的痛和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