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 苏联远东考察家、地理学家、民族学家和作家。在沙俄时代是沙俄军官、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曾担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俄国地理学会阿穆尔(黑龙江)分会会长。他开创了俄国文艺科普地方志流派的先河,曾发表六十余部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弗·克 阿尔谢尼耶夫考察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时,遇到了一位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请他做向导。流浪猎人乌扎拉譬觉灵敏 对山林无比熟悉 能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性命。两个男人在森林探险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年以后,阿尔谢尼耶夫把德尔苏带到生活无虞的城市居住。可老猎人处处与现代化的社会发生冲突。最后,属于大自然的德尔苏·乌扎拉返回莽林中,不幸死于盗贼之手。
本书是对一个善良朴实平凡的人的终极关怀,是一曲普通人的生命的挽歌。
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于二十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出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瓦尔登湖》相媲美的绿色文学经典,全书分为《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原名《乌苏里地区之行》)和《德尔苏·乌扎拉》两部分。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 《德尔苏·乌扎拉》引起国际影坛轰动,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Wjmonk推荐《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幸甚高铁路途之中读完,窗外时而层峦叠嶂起伏满目皆绿,时而田地点缀瓦房人形三五点点,相比城市书房更能应景入境。此外,本人素好BBC的自然纪录片,因此文字跃然纸上,莽林想象脑海之中,高铁行程恰似探险之旅。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俄...
评分最近到书店挑儿童读物,几个小时硬是挑不出几本合适的,无非是简单重印名著、罗列资料的科普,或者就是漫无边际无营养的漫画。自己看了这本《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后,竟然觉得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儿童读物。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压倒一切其他生物,生存环境也已经过...
评分如果你喜欢亲近自然,喜欢户外运动,请不要错过这本书。 我喜欢大自然。这种对自然的热爱源于童年的生活经历。我的老家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融于自然的。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她简直就是我的游乐场,给我带来无尽的欢乐。夏天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在...
评分“忽然我滑倒了,膝盖重重地磕在石头上。我呻吟着坐起来,揉着摔痛的腿。不大一会儿,莱希又跑过来,蹲在我身旁,黑暗中我看不见它,只能觉出它温暖的呼吸。腿疼得轻了一些。我站起来,朝着不太黑的地方走去。还没走出十步,又滑倒了。这样接二连三地摔了好多次,于是,我干脆...
评分通篇平淡中亮点不太多
评分乌苏里系列的第二册,本册主要讲述了阿尔谢尼耶夫于1907年和德尔苏乌扎拉一同探险的经历,直到德尔苏遇害为止。这一册涉及到了更多当地复杂的生态以及民族间的恩怨情仇。作者以还算客观的笔法描述了当地的中国人、俄国人、赫哲人、乌德海人(鄂伦春)甚至索伦人之间的种种纠葛。当然主角还是那个神通广大的德尔苏乌扎拉,他简直就一个森林里的诸葛亮,天文地理无所不能,万物有灵的萨满世界观,让他对太阳月亮森林湖泊都视为有生命的“人”,甚至连鱼雷艇和收音机也不放过。著名导演黑泽明十分喜欢这个故事,并拍摄了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德尔苏乌扎拉》。
评分科考随笔,文学性略欠~
评分通篇平淡中亮点不太多
评分再读10遍都觉不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