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第一编 引论
一、1995:脑体倒挂问题与脑力劳动及其计量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立项
(二) 80年代有关的调查及统计数据
二、1997:脑体正挂了吗?
(一) 变化了的情况――“知识分子已经不穷了”
(二) 脑体倒挂已经让位于脑体正挂
(三) 《文汇报》载文:“脑体倒挂”终成历史
三、1998:在脑体正挂的背后
(一) “脑体倒挂”在国外并非是必经的一个阶段
(二) 教师的收入仍在社会中等水平线下
(三) 不能进入市场的怎么办
(四) 教育仍旧危机重重,人才仍在大量流失
(五) 学历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影响不大
(六) 脑体正挂的另一侧面――知识分子投入隐形经济
(七) 脑体倒挂产生的原因仍旧存在
四、有关本书研究对象、范围及相关问题的阐释
(一) 有关知识分子的概念
(二) 有关脑力劳动的概念
(三) 有关计量的问题
第二编 近现代以来中国脑力劳动者的收入状况
一、1949年以前以教育为主的脑力劳动者的收入状况
(一) 19世纪60-90年代
(二) 19世纪末至1911年
(三) 1911年至1949年
二、1949年以来以教育为主的脑力劳动者的收入状况
三、历史的思考
(一) 报偿不均等的必要性
(二) 价值取向的定位与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
附1:清末至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薪资简况
附2:1949年以后台湾知识分子的薪资状况
附3:香港知识分子的薪资状况
第三编 借鉴与接轨―国际比较研究
一、发达国家知识分子待遇举例
(一) 英国
(二) 美国
(三) 日本
(四) 法国
(五) 德国
二、印度知识分子待遇简介
三、专题研究
(一) 教师工资国际水准的比较分析
(二) 什么是我国教师工资收入的合理水准
(三) 国外及港台地区脑体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比较分析
(四) 国外和我国港台公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比较
第四编 思考与探索――国内理论研究
一、《脑力劳动计量研究》课题研讨会专家座谈纪实
二、何祚麻访谈录
三、坚持劳动价值论
(一) 新技术革命说明了什么?
(二) 劳动价值论过时了吗?
(三) 关于“知识价值论”的提法
四、科技进步与劳动价值论―婚对“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
(一) 重大的时代课题
(二) 当前学术界对时代课题的几种不同解释
(三) 简短的评论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
(一) 个人收入分配的一般原则和规定
(二) 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学说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元分配结构
(四)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计量的一般原则
第五编 创新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计量理论及其实现
(一) 为什么实行劳动计量
(二) 如何进行劳动计量
(三) 关于脑力劳动计量问题
二、劳动力价值计量方法
(一) 劳动力价值计量方法设计
(二) 劳动力成本的计算
(三) 劳动力价值计量方法及其实现方法
(四) 脑力劳动的计量
三、关于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体制改革的几点想法
(一) 关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二) 建立机关工资与企业同类人员工资平衡监控机制
(三) 规范政府行为 清理整顿政府收费
(四) 要全面实施和逐步完善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
(五) 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六) 完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使其真正成为工资制度的有益补充
(七) 尽快出台地区津贴实施方案,建立地区津贴总量调控制度
(八) 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的调控力度,加快推进“福利工资化、工资货币化、发放规范化”的进程,将工资外收入逐步纳入宏观调控的轨道
(九) 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为理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关系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职工工资与经济发展相脱离
(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正常增资机制
(三) 工资增长水平必须同本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科学地确定增资幅度
五、浅谈事业单位中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 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
(二) 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在事业单位收
入分配中的实践意义
(三) 事业单位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现
(四) 按要素分配在实践中量化的问题
第六编 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对象、范围及方法
(一) 调查的对象、范围
(二) 调查的时间及方法
二、调查概况
(一) 性别构成
(二) 年龄分布
(三) 学历构成
(四) 职业分布
(五) 职称状况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他们的收入状况
(二) 他们的生活状况
(三) 他们的工作条件状况
四、问题与思考
(一) 人力资本的质量及水平不高
(二) 旧体制下的人力资本培育模式及旧工资分配制度对人力资本质量的影响
(三) 即使高投入了也难高产出
(四) 人力资本投资的变化与人力资本的价值量估计
(五) 几点思考
五、几点建议
附:调查问卷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