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中,以中国知识分子研究而闻名学界的许纪霖,将近年来最新的思考奉献给有着共同精神关怀的读者们。90年代以来的中国,进入了一个专业化和学院化的时代。后现代的大潮,颠覆了知识元语话的合法性。在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夹攻下,知识分子死亡了吗?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是否还有可能,又如何可能?
作为学新闻的,我是冲着想研究媒介知识分子开始看中国知识分子这一块的书的。 许纪霖先生的《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虽然是拼贴之作,倒也大致给我理顺了20世纪知识分子的大体情况。让我有个宏观的了解。 前三讲讲了知识分子的概念,从传统知识分子到专业知识分子...
评分传统知识分子酸,有机知识分子甜,特殊知识分子辣,纯粹因而单调,自宜生长在世外无关乎桃源的飞地。经后现代配方中和的食谱——酸甜、酸辣、甜辣,尝一二口可以,当主食长久吃,身体不像话。 林同济说的国的境界,很好,治国,是门艺术,人心允许,有可能成为学问...
评分读许纪霖的《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前两天读完了许纪霖的这本书,有些想法,决定记录下来。这大概是这辈子第一篇主动写的读后感了。 这本书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名家专题精讲系列”中的一本。全书一篇自序,十篇正文(目录见下)。 自序 1 知识分子死亡了吗? 2 公共知识分子...
评分 评分许纪霖应该是国内研究知识分子的一个标杆人物,文章通俗易懂,对于很多国内国外概念的介绍言简意赅,长处是对文化潮流变化引发国内知识分子公共性缩小的现象有所关注,缺陷是从反右后国内知识分子的转变和反思研究不够或着笔太少~~ 80年代,国内知识分子还有一定的话语权,但...
知识分子死亡了吗、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划分等篇不错。
评分:D663.5/3721
评分后半部分开始讲八卦了,前半部分么梳理了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情况和现状,综合了下各派对知识分子角色的观点,自己支持了下布尔迪厄的观点。问题是在我看来知识分子的问题跟现代性有关,这部分却在书中被当成知识背景了。
评分:D663.5/3721
评分:D663.5/372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