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巴恩斯(194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父母皆为法语教师,哥哥在牛津大学教授哲学,妻子帕特•凯伐纳是著名的文学经纪人。巴恩斯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
“聪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贯标识。八十年代他以突破性之作《福楼拜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获各大文学奖项无数,三进布克奖决选,并于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大奖,同年获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
巴恩斯也深得法国读者的好感,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法国梅第奇奖和费米娜奖的作家,并先后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军官、司令勋章,堪称在法国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
书摘: 这整个追究责任的行为难道不就是一种逃避吗?我们责备某个个人,目的就是为其余人开脱罪责。或者呢,我们归咎于历史进程,为一个个个体免责……在我看来,似乎有——或者曾经有——一条个体责任链,所有责任不可或缺,但此链并非无限之长,不然谁都可以轻率归咎于他人...
评分刊于《经观书评》 “过去永远不会死,它甚至还没有过去。”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在《修女安魂曲》里的这句经常被引用的名言在朱利安·巴恩斯获得2011年布克奖的小说《终结的感觉》里找到了回应。这部200页都不到的短小作品远比它看上去有份量。《终结的感觉》是对时间(主...
评分 评分“当你年轻的时候,你觉得你可以预料岁月可能带来的痛和凄凉。你想像自己孤身一人,离了婚,寡居;孩子们长大后离你而去,朋友们逐渐死去。你想像自己失去了地位,失去了欲望——以及欲望的能力。你可能会进而考虑自己朝死亡而去,无论你能唤来多少陪伴,这过程也只能独自...
评分Short on emotional range, and the narrator is at best unconvincing: arid, willful, and at times shows too much alacrity to shift his "reevaluation" of the past (more so nearer the end of the novel); one also wonders if this meditation on ageing, death and ...
回憶是破碎的,歷史是不會停下來的,若欲為人就必須承擔這些。
评分不讨喜的主角人设,满腹牢骚还粉饰过往,正如书中指出,历史也是失败者的自欺欺人罢了。
评分①反轉劇;②回憶這個驢人的小妖精;③自己記憶裡的白蓮花,別人生活中的大後媽。
评分我們的故事總是在等人訴說 我們從未徹底消失 隨身而行令人疲憊 就像是在暗中偷窺別人 要保守秘密,記憶必須準確 秘密通常不是出於惡意 秘密只是我們內在的旋律 使我們成為別人生命的見證者 這就是述說故事 像一條契約,一道魔法 用一條看不見的線綁住回憶 讓那些人事物陰魂不散 當我們從魔法中解脫的那一天 終於想說出 事實的真相 我們 亦將成為一個回憶或幻影
评分终于看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