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社会 中国 社会学 近现代史 生活方式 社会史 寻路中国系列
发表于2025-04-01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初版于1909年,正值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行将崩溃之际。作者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几乎与各阶层的人都有过交往。他从当时英国传教士的角度对中国和中国人进行了描写,表明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些用文字织成的记忆,如照片般将三教九流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尽管作者站在曾经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国的角度,看着封闭的古中国文明,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伤感与同情。在这个友善而又自以为是的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完全拥有作为一个伟大民族的品质。
John MacGowan(1835-1922),中文名麦嘉湖,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出生于北爱尔兰,毕业于伦敦英国长老会神学院,1860年3月来华,先在上海传教,1863年转至厦门。麦嘉湖在华传教凡50年,广泛接触各个社会阶层,热心参与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改革,对中国的风土民情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他还是一位卓有建树的作家,除本书外,还著有《中国史》、《中国民间故事》、《厦门方言英汉字典》和《与竹为邻》等书。
如译后记所说,作者作为传教士“高高在上的拯救者”定位确实让人看得有些憋闷,而且很多内容充满了目睹两三分脑补七八分的自以为是,不过如果把本书作为了解“其时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素材倒也还有点乐趣。还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光与影》这个题目更合适。
评分学到了很多,涨了不少见识。虽然有偏见,但也有许多值得体会之处。
评分学到了很多,涨了不少见识。虽然有偏见,但也有许多值得体会之处。
评分生动翔实,细致入微。不愧是在中国生活、传教几十年。我对老中国毫无了解,通过作者的很多详细描述,得到了非常直观的体验,其中有的描写读来让人捧腹。对了,这个老外的观察记录里,有一些官方叙述大相径庭的东西。比如作者观察到,地主和佃户是共同进退的合作关系,和谐和睦,和教科书里万恶的地主形象截然相反。从作者其他记录来看,作者对劳苦大众有着深入观察和深切的同情,我也看不出作者刻意去粉饰地主的动机,觉得对地主/佃户关系的记录应该还是比较可信的。
评分了解不一样的中国,了解别人眼中的中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参照历史修正不足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也可以参照同样的规律完善自身。在读这本书时,发现正如书的介绍中所写到的那般,抛开时间的背景,很多中国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放在今天也是一样存...
评分1909年出版,MacGowan原标题是men and manners of modern China,翻译成《多面中国人》有一点问题。特别是现代那个字眼,没翻译出来。原来都在上海的北华捷报发表过,这和明恩溥也是一样的。 但我觉得它第1章讲土地和土地法的问题就切中了要害,中国人没有土地所有权的观念,西...
评分百年,不能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十分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的河中,一棵树苗变成了参天大树,一只刚出生的幼龟成了长寿龟,一块掉进河中棱角分明的石头变得圆润光滑。但这也是一段最短的时间,起点是一个婴儿,终点是一抔黄土,也许他都还没有把想做的事做完。 潜意识里这样一段漫长...
评分7月23日20时50分许在北京市大兴区科技路公交车站,两名驾车男子因不满一名推着婴儿车的女士挡道,双方发生争执,在此过程中,一名男子将该女士打倒后还不解气,竟然将无怨无仇的无辜女童抱起狠狠摔在地上导致了其死亡。其手段之残忍,影响之恶劣,出手之狠毒,世所罕见...
评分中间的篇目说是在《北华捷报》上发表,最后一篇应该是结集时所写。其中提到天足会是37年前,那么应该是在1911年。看其中提到新军革命,也应该不晚于这个时间。 但是上面介绍说是1909年,怎么回事呢? 我手头的不是这个版本,恳请达人解惑。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