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是梁启超先生所撰人物传记中最著名的一种。梁先生没有采取中国传统传记“类皆记事,不下论赞”的写作模式,而是“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全书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对于李鸿章之才识、功过、地位等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这部书让人耳目一新,开一代传记写作之新风,成为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
过了好多年,还记得书中的这句话: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看了《走向共和》之后,很强烈的愿望要去看看《李鸿章传》,当然是梁启超版的。 一直以来教科书上总是康梁并列,也因为这个原因,一直对梁启超并无太多好感——因为实在不DJ康有为。 ...
评分记得高二文理分班之前,历史老师在一节课上让我说说对李鸿章的看法,我那时说,虽然他签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他也没办法啊!当时老师深以为然,赞许地点头。 现在想起来,也许我从那时开始对这位中国晚清史上的头号替罪羊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一直以来,我很少主动...
评分可能是看《痛并快乐着》里白岩松说过,人应该多读点传记,无意中就结识了这本书。无需我再多加赞誉,梁启超先生的文笔可是连太祖都佩服的五体投地的。而李鸿章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人物,这个人物,英雄或是败类,自有历史评说。 自古传记诱人之处,不在记事,在于论...
评分偶读此书,寥寥百十页有余,却几乎涵盖了晚清数十年间重要的军政外交大事中李鸿章其人其事。梁任公用笔简洁精要,文采卓卓,十分叹服。余一介庸碌,于李鸿章这样的人物,无有资格做任何臧否褒贬,然而读过之后,不免也有感触生于胸中,读罢掩卷不语,姑以愚钝之笔略记一二。 ...
评分记得高二文理分班之前,历史老师在一节课上让我说说对李鸿章的看法,我那时说,虽然他签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他也没办法啊!当时老师深以为然,赞许地点头。 现在想起来,也许我从那时开始对这位中国晚清史上的头号替罪羊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一直以来,我很少主动...
看的很揪心。揪心于那个被豺狼虎豹虎视眈眈的百年国耻中,竟没有一个中流砥柱能够血性地做造时势之英雄,而只能偏安一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梁公的呼喊,也是数万万华夏子民的心声吧。
评分22岁读的最后一本书,令人唏嘘。
评分“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梁启超先生写的这本小传太精彩了
评分梁启超的文笔比曾国藩更有气象,梁启超的视角比李鸿章更宏大。。。。。。打算把明清民国叫得上来的人的传记都过一遍,应该会更理解当代中国了。
评分修行10th,写李鸿章,也在写任公自己的历史观点,有关历史大环境和历史人物相互作用的议论绝非新事,而任公所言是非常到位的。序言中自信所说“中堂地下有知,也当云‘小子知我’。”这当属自信的公允评论。有关李鸿章暗于大局而颇喜小道,对国家发展大方向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治标不治本的主张,而伟大在任何时刻对责任都不闪不避勇于担当,每件事都令我信服。不过值得吐槽的是,任公原文全引的德富苏峰评李鸿章文章,除却最后一段,说的是那么到位, 以至于此书就像那篇文章的全文扩写,令人苦笑,德富苏峰大有见地,我将寻觅此人著作以读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