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罗素以里斯讲座首讲人的身份,再次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洞见——《权威与个人》。其中每一篇都是罗素在演讲前写成文字的讲稿。
来自伯特兰·罗素的一片赤忱忠言,利于行。在读这本书的过程里,每当我试图去解释这种感受,脑子却一片空白,完全丧失了表达能力,但这本书成册的目的是消除困惑以及阐明许多基本原理。很多我们本应该知道的道理和常识,在当下的语境里却需要反复言说。 此书收录了罗素在英国广...
评分“所有伟大的宗教引路人,所有伟大的艺术家和智性开拓者,在履行他们的创作(创造)冲动时,都流露出一种强大的道德责任感,并在创作实现时获得一种德性的升华。这是被福音称之为个人对上帝职责的情感基础,并且(我再说一遍)和神学信仰相区分。”——伯特兰·罗素 (原文:“...
评分“所有伟大的宗教引路人,所有伟大的艺术家和智性开拓者,在履行他们的创作(创造)冲动时,都流露出一种强大的道德责任感,并在创作实现时获得一种德性的升华。这是被福音称之为个人对上帝职责的情感基础,并且(我再说一遍)和神学信仰相区分。”——伯特兰·罗素 (原文:“...
评分 评分精短的小册子,论证稍显不足,许多论断也不太苟同,精要在三四讲。 主旨为政府形式的权威对个人自由的剥削,且制度化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进而导致个性的消失,人必须成为组织的一员。面对这一沉重的现实,罗素给出了一个理想式的答案,政府分权于下,人们则须权衡手段与目的,在竞争中自发地发挥其创造力。 第四讲末尾对现代文明中人的境遇作出了“韦伯式”的诊断:“我们可能在无意间建立起一座新的牢狱,也许公平——因为没有谁将置身其外,但却沉闷、无趣以及精神麻木。”
评分一种温和的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把进步所必需的那种程度的个人首创性和生存所必须的那种程度的社会凝聚力结合起来”
评分精短的小册子,论证稍显不足,许多论断也不太苟同,精要在三四讲。 主旨为政府形式的权威对个人自由的剥削,且制度化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进而导致个性的消失,人必须成为组织的一员。面对这一沉重的现实,罗素给出了一个理想式的答案,政府分权于下,人们则须权衡手段与目的,在竞争中自发地发挥其创造力。 第四讲末尾对现代文明中人的境遇作出了“韦伯式”的诊断:“我们可能在无意间建立起一座新的牢狱,也许公平——因为没有谁将置身其外,但却沉闷、无趣以及精神麻木。”
评分在技术越来越融入个人生活的社会中,如何保证权力不过分入侵个人生活的问题,既是维护个体生存、主动性、创造力的前提,又是使社会保持活力的基础。
评分刚看完1948年罗素在BBC“李斯讲座”所做六期讲演的汇编小册子《权威与个人authority and the individual》,不仅能了解历史,也可用来关照审视当下社会及其弊病,幽默风趣,极富洞察力与远见。相对bbc的李斯讲座再看ccav的百家讲坛,实有云泥之别。所以nani断言av台距bbc200年差距,真有巨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