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立在西方文学长河的源头上。他是诗人、哲学家、神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农林学家、工艺家、战争学家、杂家——用当代西方古典学者E.A.Havelock教授的话来说,是古代的百科全书。至迟在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他已是希腊民族的老师;在亚里士多德去世后的希腊化时期,只要提及诗人(ho poiētēs),人们就知道指的是他。此人的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畅销的书籍之一。密尔顿酷爱他的作品,拉辛曾熟读他的史诗。歌德承认,此人的作品使他每天受到教益;雪莱认为,在表现真理、和谐、持续的宏伟形象和令人满意的完整性方面,此人的功力胜过莎士比亚。他的作品,让我们援引当代文论家H.J.Rose教授的评价,“在一切方面为古希腊乃至欧洲文学”的发展定设了“一个合宜的”方向。这位古人是两部传世名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他的名字叫荷马。
希腊大军和特洛伊人的战斗进入了第十个年头。 十年的流血、十年的征战,这一切都是起于天下第一的美女海伦,而现在是为了荣誉而战、为了尊严而战。两大阵营的命运系于两大英雄的决斗。 奥林波斯山的诸神也在天上关注着这一场生死交锋,他们拿出了命运的天秤衡量英雄的结局…… 本书是古老史诗的最新译本,详尽的注释,吸收了中外的研究成果;铿锵的韵律,表现了原作壮丽的阳刚之美。
关于译文: 看到网上有人评论陈中梅的译本,称其毁了一部经典。我自己却没有这样的感受。 反倒是读得兴高采烈,畅快淋漓。大概因为我是个神经末端粗钝的马大哈,可能也是当之无愧的对各种译体病都最能忍受的人。 我认为,文学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组成成分的区别就在于,文学作品诞...
评分《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著 吴雅凌译 《伊利亚特》的真正主角、真正主题和中心是力量。人类所操纵的力量,人类被制服的力量,在力量面前人的肉身一再缩退。在诗中,人的灵魂由于与力量的关系而不停产生变化,灵魂自以为拥有力量,却被力量所...
评分《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著 吴雅凌译 《伊利亚特》的真正主角、真正主题和中心是力量。人类所操纵的力量,人类被制服的力量,在力量面前人的肉身一再缩退。在诗中,人的灵魂由于与力量的关系而不停产生变化,灵魂自以为拥有力量,却被力量所...
评分来源:外滩画报 时间:2013年02月27日 第529期 文/韩见 图/菲戈 录音整理/周添柳 王焕生书架上的书,专业性非常强,除了少数几本旅游攻略和网络工具书以外,全是辞典和不同国家出版的不同版本的古希腊、古罗马典籍。他 1959 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外语部,1960 年被选派到...
评分http://img3.douban.com/lpic/s2349604.jpg这个封面
评分史诗的句子读起来就挺拗口,描述人物的时候还会带上大篇幅的家族宗谱,再加上还有人重名的现象,搞得读者恐怕要花点时间才能完全进入史诗的语境。感觉《伊利亚特》虽然写战争,但并不热衷于战争,它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丑恶,战神阿瑞斯在史诗里也不过是个嗜血的杀人狂,毫无崇高光荣可言。反倒是在诸神和命运支配之下的凡人为了名誉、家人、朋友、城邦而血溅沙场、慷慨赴死,绽放出生命最极致的绚烂光辉。阿基里斯为好友帕特洛克罗斯举行葬礼之后,帕的魂魄在阿基里斯梦中显现,预言了阿基里斯的死亡并且回忆了两人从小就有的情谊,希望能两人死后能合葬一处。史诗的刀光剑影之后,是朋友间的朴实感情。
评分在远古的时代里,我已经可以瞥见少许的人性,窥见人一生的悲剧。
评分译本还是可以的,读完就能理解柏拉图为何说荷马不敬神,赫拉与雅典娜完全是2 bitches啊,原来帕里斯基本属幕后人员,与赫克托尔也几乎没什么兄弟情,阿基里斯也相当渣,赫克托尔葬礼即为结束因此看不到阿基里斯之死觉得有些不爽……
评分看的太早了,认字都是问题。免不了又重看。这都怪爸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