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城邦集团,一个在陆上称雄,一个在海上称霸,双方巧施权谋,展开长期的拉锯战。正当双方两败俱伤、财尽兵竭之时,虎视眈眈的波斯人借机干涉,最终协助斯巴达人击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这场战争对希腊城邦政治造成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对于社会经济和民生无异于一场浩劫,对于其后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对于地中海世界的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简洁流畅的文字,不仅全面地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迄至公元前411年),展示了陆战海战的恢宏场面、党派斗争的严酷惨烈,还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此著是希腊古典文明极盛时期的文化精品。作者提出的人性不变论,书中大量精彩的演说词,字字珠玑,饱含哲理,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去欣赏、玩味、思考……
有些艰难的读完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着《政治学说史》看了看。感觉后者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提及。即修昔底德对民主政治的描述,《政治学说史》中鲍罗廷提到修昔底德对民主政治的态度时只列举了民主政治在组织米诺斯的大屠杀中的作用。然而,在我看来,修昔底德主要表...
评分 评分 评分十八年前译者在接到翻译西学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任务时,心里确实有些忐忑不安,十八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古希腊文明博大精深,对于西方乃至全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影响深远。译者自知学力不济,难以胜任。因为自己对于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初学者。虽然三...
后记里不是写着loeb本比较好吗?为什么就不对照一下呢?全文中大片的“历史”在loeb本中出现了几次?希腊原文中又出现了几次?
评分后记里不是写着loeb本比较好吗?为什么就不对照一下呢?全文中大片的“历史”在loeb本中出现了几次?希腊原文中又出现了几次?
评分这是一场“文明世界”内部的大战,却满纸“夷平城邦,杀光男人,女人和小孩充作奴隶”,有谈判,有公约,但是近乎形式。其实民主、僭主和寡头之争也是形式之争,我们东周列国时代更关心的是善治还是暴政,这是东西方的不同。修昔底德的史观相当理性,大概与身为将军有关,雅典使者的霸道和功利,或许正是在代言他的观点。印象最深的一是鲍萨尼亚斯和地米斯托克利的悲惨结局,二是伯里克利在烈士葬礼上为民主的“雅典生活方式”所做的辩护,三是阿尔喀比亚德这朵奇葩。
评分震前看完前四卷,震后看完后四卷。关于光荣与梦想,关于权欲与罪恶,关于天灾与人祸,不胜唏嘘。纪念512
评分可不读商务之老版矣,当当、卓越多日无货,可见甚值一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