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山完造(1885—1959):
日本冈山人,自起汉名邬其山,主要作品有《上海夜话》、《上海漫语》、《上海风语》、《上海霖语》、《活中国的姿态》等。 1917—1947年在中国上海经营内山书店。内山书店是文艺漫谈会的发源地,夏衍评价其为“追求光明的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 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1927年内山完造与鲁迅结识,相交十年,是鲁迅生前最信任的日本友人。他曾多次掩护、帮助鲁迅等进步作家,并提供经济支援。鲁迅临终前的最后一封信便是写给内山完造的。
本书中收录了45篇内山完造关于鲁迅的回忆文章,此前基本未在民国以后的刊物上发表。
“我心中的鲁迅”全国有奖征文活动开始啦,参赛细则请关注下方论坛公告。
在这本书中,你所了解到的是一个不同于教科书上的鲁迅:
他和我们一样讨厌蚊子 ——
老版,即便都是吸血动物,我最讨厌蚊子了。嗡嗡嗡的,吵死了。吸饱了血肚子鼓鼓的,也不怎么动只会慢慢地转来转去。那样子, 真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摘自本书《先生那些话》
他也会像孩子一样发牢 骚— —
老版,《海上述林》还没到吗?都已经十月份了,这帮人都在搞什么啊?明明说好五月份出版的,这态度简直就是马马虎虎嘛……你们是打算等读者也死掉吗?
——摘自本书《先生那些话》
他是一个宠爱孩子的父亲——
随着海婴一天天长大,时不时我就会看见先生手上拿着颜色漂亮的赛璐珞玩具回家,而且先生手上的玩具还不停地变化着。
——摘自本书《“爸爸、妈妈、弟弟”》
他也会哭——
《阿Q正传》发表的时候,先生受到全国各界反对派的攻击,处于孤军奋战的最艰难时期。记得正是那时,先生给我看了一首他的述怀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摘自《自嘲》
当时听完先生的解说,我哭了。抬头看先生,他也正在哭。但是,他的眼泪绝对不同于我的眼泪。
——摘自本书《参观鲁迅故居》
——读《我的朋友鲁迅》漫谈 我少年时代无意间接触鲁迅先生的作品,大概是《朝花夕拾》或者《野草》,自此便喜欢上了他的文风,并开始有意识的收集他作品的集子,既有选本,也有全集。因为是穷学生,所以收罗的书并不讲究什么版本,因为不讲求版本,所以杂七杂八的插图本便...
评分想必阅罢此书,读者都有同样的感慨,从内山完造的角度看到一个朋友鲁迅,事实上,这正是编者之意。 自幼对鲁迅的印象就是语文书本上的人物介绍,那几行小字代表了主流价值观对鲁迅的盖棺定论。再就是那张刻板的人物照片,印象就此不能磨灭。评论鲁迅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评分读过鲁迅书的人可能对内山书店这个名字不会陌生,鲁迅从1927年到上海居住, 1936年病逝于上海家中,近十年时间里曾经去过内山书店五百次以上,买过上千本书,而且鲁迅在日记中、书中都多次写到过这家书店和这家书店的老板——日本人内山完造,并曾写文章为谣传中的“日本特务”...
评分朋友眼中的鲁迅《我的朋友鲁迅》 鲁迅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谁是鲁迅,这么多年来,鲁迅在我的眼中就是一尊高大的塑像,虽然他的身材并不伟岸,但是他的影响实在太过巨大,让你不得不仰视。 在课堂中学的他的文章,感觉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好...
评分我上中学的时候曾经在同学的手里借了一本鲁迅的杂文集,书名忘了,我在那本书上写了一些字,把书还给同学的时候同学还挺不高兴的,我记得我写的字是:“鲁迅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而引起我有如此强烈感想的那段话的原文我也忘了,只记得大概的意思是,当一个人成为了名...
老版
评分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不够严谨。
评分重复之处太多,翻来覆去就那几句。内山毕竟只是书店老板,不是文学家。
评分“马马虎虎”,这是鲁迅最后给中国人的诊断。
评分有些资料不细,内山只是一个商人,文章内容重复太多,毕竟他也只跟鲁迅交往九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