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这是一部融合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的全记录。其间,才子德波顿细述一段情缘的邂逅,迷恋,平凡中的幸福,熟悉后的倦怠,女友移情别恋,挽回无望,自杀,醒悟,以至一段情完全成为过去。他认真思辩自己的感觉,忠实记下与女友交往中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 ,文字生动,处处机锋,不仅有极大的阅读乐趣,阅毕更令人回味无穷。来吧,想爱,正在爱,曾经爱过的读者诸君,来看看作者谈的那场恋爱是怎么回事。
爱情是一种馈赠,而馈赠的因由不为我们所知。 【相遇】爱的需要总是先于爱一个特定的人。我们选择的伴侣必定在相遇的人当中,如果给与不同的范围,不同的航班,不同的时间或者事件,那么爱上的可能是不同的人。人们总是混淆了注定去爱和注定爱上一位特定的人之间的区别。 【...
评分一本不落窠臼的小说,一种别出心裁的文体,模糊了小说与随笔的界限,初试啼声的阿兰,针对人类永恒的主题,由点及面的问,浅尝辄止的答。其间时有哲思巧辩,兼以行文的灵黠流畅,大都市俯拾即是的爱情故事因此色彩诱人。新瓶装上旧酒,别有一种芬香扑鼻。 爱过的你,有没有和...
评分看的我很累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都要认真的看两遍 看清它们的含义 看清那可怕的真相 然后再提心吊胆的看到那印证在我自己身上的遭遇 到底是我错了还是作者太过于理智了 我不想知道 我想 终我一生 也不会找到那平衡了 也好 我可以安心的倒向一边了 结尾我觉得非常的合适 非常的...
评分在所有的才华的,矫情的,清新的,淡定的关于爱情的文字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个男人所留下的。 认识的很多女生会抱着一本张小娴或者是三毛的书,然后带着一点得意一点清高的告诉我女人应该怎么样,爱情应该如何如何,我听了从来只是笑笑。 看了阿兰你才会知道,在这个...
评分可以很感性,也可以很理性,用理性去解释感性,用感性去表化理性,用理性来透析感性,用感性来丰富理性....原来可以这么感性,原来可以这么理性... 我总在生活中困惑,困惑于人类的一些行为和语言,总在假想事情的最初目的和缘由,但是如一团无头的毛线,突然理不清,扯不明.于是,我思...
感觉跟米兰·昆德拉的味道很相似。故事情节简单,但作者喜欢思考,事无巨细地从哲学视角分析很多细节,反思人们的微妙心理。其中不乏让人产生共鸣、想要与作者击掌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书就像是罗兰·巴特《恋人絮语》的通俗版本。不仅是小说的形式被拓展,更迷人的是阿兰的分析每一丝都戳中我仅有的体验。我感慨于自己意识到过的那些琐碎的收获总算是被人用最理性最迷人的话语总结出来了。写这份爱情时的阿兰才23岁,不知道现在他有没有什么新的看法?
评分每一例相爱都是(借用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话)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伟大胜利。 Every fall into love involves the triumph of hope over self-knowledge.
评分这书就像是罗兰·巴特《恋人絮语》的通俗版本。不仅是小说的形式被拓展,更迷人的是阿兰的分析每一丝都戳中我仅有的体验。我感慨于自己意识到过的那些琐碎的收获总算是被人用最理性最迷人的话语总结出来了。写这份爱情时的阿兰才23岁,不知道现在他有没有什么新的看法?
评分明快,流畅,翻译的不错..一个关于爱情的案例分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