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政治学 任剑涛 中国研究 历史 思想史 留学 留学精英 知识分子
发表于2025-02-04
建国之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从政治学角度对近现代留学精英建国理念的批判之作。 本书作者选取留学西方六大国(英法美德俄日)的留学精英,及其思想进行批判,寻求西学与本土化的调和之路。
留学精英对国家建构发挥的积极作用,长期成为论述相关主题的基本进路。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国家建构也发生了不良影响。两者的对应性审视,才足以将他们对国家建构的完整作用机制呈现出来。留学生之所以前往先发的现代国家,却未能为中国提供相应且有效的建构现代国家的方案,总的说来,就是因为他们陷入了模仿建国的泥淖。对于中国这样历史悠久、地域广袤、其来有制的国家而言,依据自己国家的特殊情况,创制现代国家结构,是实现从传统帝国转向现代民族国家的前提条件。这是一个立意很高的国家建构进路。而模仿建国则是立意较低、急功近利的国家转型路径。在这里,创制新的国家与模仿建构现代中国,是一个比较性的说法。比较说明的道理是,建构现代中国,是需要归纳总结其他先行现代国家的经验教训,但走不了他们其中任何一个国家的道路;现代国家基本的结构法则是超越不了的,但实际建构现代中国则只能是中国国情的产物。
任剑涛,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导。目前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中西政治思想、当代中国政治和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著有《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1992),《伦理政治研究——从先秦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1999,2005,2007),《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2003),《中国现代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2004),《权利的召唤》(2005),《后革命时代的公共政治文化》(2008),《政治哲学讲演录》(2008),《为政之道——1978-2008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综观》(2008)。主编或合作主编《善恶的彼岸》、《论衡丛刊》(第1-4辑)、《政治哲学的理论视界》、《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等。
点中许多好问题,但被粗糙武断捣浆糊式思维和笔法摧毁。知识社会学上,留学生政治和学术观点形成受师承、留学国之传统、教育模式和历史背景所形塑,众人学术与政治观点、立场、思辨之关系,学人与政府之互动亦可深究;学术史上,近代中国政治学说在各国思潮交锋和本国政治激荡中艰难发展,在49年出现断裂后目今如何逐步重拾、又受欧美何种影响;政治哲学和现场关怀上,西方学说如何整理理解、各国建国路径到底何者可以参考,留学者如何权衡本土关怀与西方训练,中国需何种建国方案和政治话语,等等。书中虽皆涉及,却毫无系统,全靠神入下定论,对外国留学想象、尤其美国博士训练缺乏价值关怀一说更是莫名其妙,政治哲学/理论与政治科学不分;先定所谓现代政治之主要形态,再斥留学生未得其精要、需摆脱模仿建国路径,实亦为无历史感之模仿论矣。
评分本书的最重要假定是,对于处于三千年未有大变局的中国,存在一个“正确”的、现实的、整体的、清晰的、可供参考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既不是英美的(虽然以英美自由主义为内核),也不是法德的(虽然两国相对于英国的后发姿态很值得我们借鉴),也不是俄日的(两国最后的政治形态都“畸形”:一个走向共产极权专制,一个保留皇权独裁元素),因此去往这些国家的留学生,一不留神就会对这个(既非演化论的也不是革命式的)建国方案失去信心,无法迎接现代政治的“主流”;去国外留学研习政治非常重要,但是西方的知识虽好,杂碎更多,而经过俄日调教过的西方思想又不够纯正。这么一看,能提出这个全知全能的建国方案的人,也只有作者自己了。这是一本体现“自由主义的傲慢”的典型作品,我和任老师意识形态距离不远,但这么做学问是万万不行的。
评分与其说这是一部研究中国知识精英的著作,不如说是一部浅显版的各国思想史。作者显然没有严肃认真地对待留学精英的著作与思想,仅仅是抽取某些只言片语进行附会,这样的内容着实对不起这么好的题目。
评分就是幾個講座的合集,沒啥新內容,平時經常關注任劍濤動態的就不用買了。
评分你们这些留学生就应该彻底被“文明”“洗脑”才对啊,怎么可以有本土意识呢?怎么可以有学术和政治体制上的超越意识呢?只有服膺于并且传播“文明的福音”,你们才不会对建国带来负面影响!
1.反思与批判。中国对西方的借鉴与反思可以说是同时进行的,可谓此消彼长,而近期以来,对西方知识体系批判与中国本土适应的发掘,越来越多的受到读者的关注。 2.思想交锋,增强本书的关注度。本书对近代留学精英的批判,对当下很多活跃的学者思想也是一种触动,...
评分我记得张鸣老师在台版《摇晃的中国》提到过,台湾民主化进程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技术官僚多半有留学背景。但,我感兴趣的是,49以前无论是王铁崖、龚祥瑞等老师一辈,乃至胡适等人,为民国时学者的合力没有将中国推向“民主宪政”?任老师的这本书,兴许就有答案
评分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留学生曾产生过巨大作用,但很少有人反思过,其中代价是什么。 直到今天,我们对现代化的误解可能仍然比对它的理解更多,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并非内生,而是外源的,是在巨大差距和亡国灭种的风险下,急于引进的。这决定了,我们并没有从系统的高度对...
评分我记得张鸣老师在台版《摇晃的中国》提到过,台湾民主化进程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技术官僚多半有留学背景。但,我感兴趣的是,49以前无论是王铁崖、龚祥瑞等老师一辈,乃至胡适等人,为民国时学者的合力没有将中国推向“民主宪政”?任老师的这本书,兴许就有答案
评分我记得张鸣老师在台版《摇晃的中国》提到过,台湾民主化进程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技术官僚多半有留学背景。但,我感兴趣的是,49以前无论是王铁崖、龚祥瑞等老师一辈,乃至胡适等人,为民国时学者的合力没有将中国推向“民主宪政”?任老师的这本书,兴许就有答案
建国之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