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答问》是一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
书海无涯,从何处着手?这是初学者常常困惑的问题。晚清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为回答上述问题而编纂了《书目答问》这本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分,另增“丛书目”,每一类都列出该类最重要的著作及较好的版式本,并作适当的比较和评论,颇便初学者,故而在当时流传极广。五十年后,因新书和善本不断问世,清末民初学者范希曾又对原书进行了补正,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也改正了原书的一些讹误。
从前读周一良先生的回忆文章,讲他年轻时求学燕京,听邓之诚先生月旦人物,有云“对于当代学者一部极见功力、十分有用的目录学巨著,他目为'沾沾自喜,刺刺不休'。”小子无知,对这位学者不敢妄加揣测,读这本《增订书目答问补正》时,“沾沾自喜,刺刺不休”八字却不时浮现...
评分孙先生此书可称现在最佳的《书目答问》版本,我从此书中学到了很多,实受益匪浅。原本想就自己目力所见对此书所列各种书的版本做些补充,另对孙先生书中偶有的讹误作点补正的,可到回家之前,此书也还有三分之一没读完,就先放这篇书评吧。 《书目答问》自光绪二年(1876)...
评分今天收到了孙文泱老师惠赠的新作《增订书目答问补正》,真得不是一般的高兴。因为在我今年准备购买的书目中,就有《书目答问补正》。只是,此前市面上流行的版本,我一直不太满意,主要就是校订不细,错讹太多。对于这种经典之书,我不愿将就,所以一直在期待一个善本的问...
评分从前读周一良先生的回忆文章,讲他年轻时求学燕京,听邓之诚先生月旦人物,有云“对于当代学者一部极见功力、十分有用的目录学巨著,他目为'沾沾自喜,刺刺不休'。”小子无知,对这位学者不敢妄加揣测,读这本《增订书目答问补正》时,“沾沾自喜,刺刺不休”八字却不时浮现...
评分刚接触些旧学,很想知道从哪本书读起,接着读哪本书,最后到哪本书圆满。也曾问过各位好学同窗,白发先生,侃侃而谈者往往叫我云里雾里,径开书单者才让我心里觉得踏实。书单看过一遍,心里就踏实一遍——这还真是恋物癖似的情感啊。这些书单其实就是山寨版《书目答问》,都说...
这部《书目答问》,是张之洞在四川指导士子读书开列的书单,从经史子集四部中,选取较好的作品和整理研究作品,并告诉士子那些版本比较好。这部书看似难读,主要是与我们相隔时间比较悬殊,当时的那些著名的刻印处,到今天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型的出版公司。同样,当时学者推荐的图书,大抵是指那些经过专门校对和研究的图书,就如今天由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请专门学者进行整理的古籍与研究著作,晚清学者熟悉清代学术和学者,就如我们今天对于民国前辈学者熟悉一样,只是张之洞和晚清学者熟悉的清代,已经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既不熟悉他们的工作,也不熟悉他们的成果,所以看到这些作品,不禁会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从这部书出版后,就一直有学者增补和续修,当我们看到熟悉的图书和学者的时候,这种陌生感才会消失。
评分版本
评分这部《书目答问》,是张之洞在四川指导士子读书开列的书单,从经史子集四部中,选取较好的作品和整理研究作品,并告诉士子那些版本比较好。这部书看似难读,主要是与我们相隔时间比较悬殊,当时的那些著名的刻印处,到今天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型的出版公司。同样,当时学者推荐的图书,大抵是指那些经过专门校对和研究的图书,就如今天由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请专门学者进行整理的古籍与研究著作,晚清学者熟悉清代学术和学者,就如我们今天对于民国前辈学者熟悉一样,只是张之洞和晚清学者熟悉的清代,已经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既不熟悉他们的工作,也不熟悉他们的成果,所以看到这些作品,不禁会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从这部书出版后,就一直有学者增补和续修,当我们看到熟悉的图书和学者的时候,这种陌生感才会消失。
评分五年前手批本
评分常翻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