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百鬼夜行,中国类似的画册却是没有的。追溯上去,这大抵是要责怪到钟馗头上去,因为他未曾留给我们一本菜谱。 其实如果要真的追究中国的鬼怪来,还是有据可考的,比如《山海经》,比如《玄怪录》,但如此追究下来,就会发现中国的鬼怪规模太过庞大,这当然还没算上蒲松...
评分关于《阅微草堂笔记》和《子不语》这两本书,都是我枕边常客,比较起来,两者有一些不同,首先,纪晓岚和袁枚,一个是礼部尚书,四库全书总纂修,一个是多情才子,文坛领袖,两个人的学识和理性都是相当卓越的,格调也都落落大方,我觉得其不同之处可能主要在于取材。 因为纪...
评分《子不语》的内容无怪不志,无异不述,无奇不有。它的价值在于以才子性灵之笔,录存了清朝中叶为田夫野老、仕宦官绅津津乐道的奇闻逸事,文笔诙谐,清新,洗练,很多让人读来忍俊不住。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展现出清朝中期的民俗人情和社会状况。鲁迅曾经评价道:“其文屏去雕饰...
评分 评分写鬼的太多,看到后来,觉得流于俗套。
评分写鬼的太多,看到后来,觉得流于俗套。
评分它的别名应该叫古代民间丑闻录。读的未删减电子版,蛮好玩的,什么“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古代鸡鸣狗盗杀人放火淫人妻女的事一点也不少啊。【47
评分子不语喜欢写跟女鬼风流,聊斋也喜欢写跟女鬼风流。只是袁枚对待女鬼的态度,始终不如蒲松林那样温柔细腻,即便最普通的狐仙报恩,袁枚也更强调男子的刚毅和保护。其实看两人的仕途也能反映出,袁枚年轻时就中了进士,50就辞官到处玩儿了,而蒲松龄则是考了一辈子,71岁时才成了岁贡生,几年后就死掉。生活好像不单打造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成就了你笔下的草木生息。
评分近乎白话 很多调笑的也不吓人 市井故事居多 爱说因果报应 倒霉都no zuo no die 不像新疆发配回来的纪晓岚写阅微草堂笔记 囊括天南海北 鬼怪往往来得无端 灾祸无迹可寻 读着脊背发凉 子不语读起来让人乐哈哈的 大概袁枚本人是个人参赢家 于是写得都是段子 而袁枚自己踩佛像 拆'神迹' 热衷毁关帝形象 倒像个无神论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