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
域: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社会变迁。主要出版作品:《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利益组织化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即出)。主编:《国家与社会:研究暨批评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学术随笔:《香港读书四年》(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哈佛笔记》(法律出版社,2005即出)。
以“国家与社会”的制度化关系为视角,以社会秩序的冲突及结构整合为主线,本书介绍
了法团主义构想的基本内容、功能及针对模式,并讨论了法团主义模式运用于中国的限制及问
题。本书2005年新版增加了两章(“美国民间世界的转型”;“城市社会的利益组织化”)和中英文参考文献目录;附录仍包括斯密特教授对于法团主义在欧洲多国的实践成败分析。
什么是法团主义? 法团主义就是介于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的一种政治立场。它既反对国家主义的集权,又反对个人主义的分散。它的想法其实就是把志同道合的一些个人组成一个集团去参与国家事务。这种集团可以是一个行业协会,也可以是一个阶级联合,当然其实也不排除一个政治联...
评分什么是法团主义? 法团主义就是介于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的一种政治立场。它既反对国家主义的集权,又反对个人主义的分散。它的想法其实就是把志同道合的一些个人组成一个集团去参与国家事务。这种集团可以是一个行业协会,也可以是一个阶级联合,当然其实也不排除一个政治联...
评分《法团主义》作为一本政治思潮丛书,主要起到的是科普作用,这就注定了这本书提出的问题比它所解决的问题要多,法团主义试图增加国家的权力来重新建构新的政府结构,国家结构,甚至是社会结构。通过对于无序竞争中各个利益个体整合来达到新的平衡,试图通过减少现存的冲突...
评分对于“法团主义”这个术语,有的读者可能比较陌生,但其实它的思想有长久的历史渊源。一般学界把Corporatism翻译为“社团主义”,当然还有其他的译法,诸如“组合主义”、“统合主义”、“合作主义”等说法。那“法团主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引用20世纪70年代末施密...
在读98年版
评分没找到我想要的东西——作为国内唯一介绍法团主义的专著,整本书还不如后面附录的那片文章写得清楚。。。
评分张老师真是在思路清晰和言辞简练上做到了极致……
评分对法团主义的介绍,很多东西翻来覆去说太多了
评分anti自由主义、anti极权主义,所谓的第三条中间路,可能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的变型。选读了一、二、六、七章,第三版的第九章貌似很有现实性,可惜没有电子资源,直观感受:挺应这两个月的景。政治学黑话我说不来,借助词源来解释corpotism,也就是把各行各业视为整体社会的部分,犹如身体的各个器官,在器官互相协调合作的同时,身体在必要时实施统一控制,其中个人更像是组成器官的细胞,但他可以自愿加入某个组织,但要服从规定、受其约束。本质上更接近制度主义,但国家、社团权力的差距,会影响自主性和限制性。末章探讨了适用中国的条件和可能。本书未进行历史溯源,其实早期某些法团运动中的天主教起到凝聚作用,作者侧重于70年代后的思潮,序言中坦白了认识的局限,即对法团发源地的欧洲各国理念比较陌生,较依赖美国学术成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