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1954— ),中國當代文學女作家。出生於南京,母親為作家茹志娟。1955年遷居上海。現任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2002年以《長恨歌》獲「茅盾文學獎」,其許多作品被譯成英、德、荷、法、捷、日、韓、以色列等多種文字。主要作品有《長恨歌》、《富萍》、《妹頭》、《流水三十章》、《黃河故道人》、《桃之夭夭》、《上種紅菱下種藕》、《米尼》、《遍地梟雄》、《啟蒙時代》、《天香》等。
本書是著名小說家王安憶最新的作品, 不是小說, 是一部非常獨特的讀書隨筆。收集的只有四篇文章,但顯然不是一般的要書評,作者好像並沒有發表對提及的書的特別見解和批評,而是從書談開去了。從這本書談到那本書,從那本書又談到第三本。王安憶說:「 這種徜徉, 多少能反映出我的生活狀態,那就是從書本到書本。是一個職業寫作者的困境,同時呢,也算得上福份。 」
這種福份, 卻是很多讀者甘之如飴的。文字有時掩護了我們的經驗,不使我們從生活中直接受傷,代價是我們只能獲取第二手的材料。但是在另一個方面,它們其實又具有一種內窺鏡樣的功能,它們總是引我們透過表面直至深處,那裏有着更為本質的存在,於是也就更為尖銳而無法和解。
本書也許並沒有涉及如何深奧的道理,這何嘗不是小說家王安憶對生活表象的執念使然。其實我們所寄身的文字大約也是文字的表象,與生活的距離不那麼遠,之間的往互進出也是淺顯的。
在火车上的主要事情就是读书。去的时候读完了何伟的《江城》,回来的时候读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刚出版的中文繁体版王安忆《剑桥的星空》。 《剑桥的星空》主要是作者的读书随感,引用了不少她读过的书。如果不熟悉那些书,读了觉得很枯燥。书的装帧很特别,质量高,重量轻,身边一...
评分我读到嘉莉妹妹那一段很是感动,很久没有阅读这样的比较文学的小册子,更何况出自文人之手,所以读起来也更是很有故事代入感,便不禁想拿来《布鲁克林》那本小书来读。 王安忆的剑桥的星空那一篇就没再读了,说来惭愧,书快到期了(在图书馆借的)才知道念,所以调了两篇感兴...
评分著名作家王安忆作品《剑桥的星空》,最新简体版已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于2013年1月上市。本书将阅读对象、阅读体会,通过作者创造性的全新书写,开启了一段探索灵异、命运以及生活的阅读之旅。 一群富有想象力的人文学家和坚持实证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进一场追寻灵异幻象的研...
评分作家王安忆在创作小说作品的同时,其随笔作品也一直很受读者喜爱。《剑桥的星空》是其最新出版的一部随笔集。但此随笔要远远高于就单本书而论的简单随笔,而是将多本结合起来,抓住其中的暗流或脉络,进而加入自身的体验和思考,重新创作而来,因而对读者来说,无疑是阅读之福...
评分我读到嘉莉妹妹那一段很是感动,很久没有阅读这样的比较文学的小册子,更何况出自文人之手,所以读起来也更是很有故事代入感,便不禁想拿来《布鲁克林》那本小书来读。 王安忆的剑桥的星空那一篇就没再读了,说来惭愧,书快到期了(在图书馆借的)才知道念,所以调了两篇感兴...
以老外的书和人物为主,如果对外国文学不熟悉,很难读懂,我的修养有待提高后再读。
评分竟然讀得下去。而且還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哈哈...
评分竟然讀得下去。而且還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哈哈...
评分小鲍庄之后的第二本王安忆。“剑桥的星空”看得最过瘾(书的排版不是很好)。《音乐生活》一章写了很多作者本人在欧洲(维也纳、法国等)的游历,走访音乐家故居以及到歌剧院看演出或者到教堂参加弥弥撒(弥撒的中点自然也是听音乐),作者自己曾经在文工团拉大提琴,作者的先生更曾经是乐团的指挥,但文中游历部分的不论是城市还是音乐,读起来都觉得差一点,太平淡,尤其让我想到陈丹青的《外国音乐在外国》以及《无知的游历》。陈在国外时间久,写外国的城市就的确有那种味道,但是音乐的部分,陈也比王更高一筹。尽管木心先生说陈丹青缺少诗意,但,说真的,跟太多人比起来,陈都是非常有诗意的了。
评分王安忆文字功底了得,行云流水,把见闻,游记,轶事和读书笔记揉串在一起却不做作。虽不及她的小说那样好读,不少句子挺有深意。很适合周五下班之后,回到家在黑夜里静静地读。喜欢其中「温柔的资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