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蒋廷黻(1895.12.7-1965.10.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湖南邵阳(今邵东)人,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9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弃学从政,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任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享年70岁。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蒋廷黻
出品人:
页数:93
译者:
出版时间:2001-12
价格:8.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26611
丛书系列:蓬莱阁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 近代史 
  • 中国历史 
  • 中国 
  • 晚清民国 
  • 经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近代史》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过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而受世人瞩目。《中国近代史》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全书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蒋不愧为史学大家,对国际关系和历史经验的总结言简意赅,一本小册处处不乏真知灼见。 蒋说鸦片战争以前,国人不给外国人平等待遇,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不给国人平等待遇。其实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并非完全的弱国无外交,而在甲午战争之后,清朝才真正面临弱国被瓜分的局面。...  

评分

鸦片战争: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 第二次鸦片战争:茅海建的近代的尺度 太平天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正编及续编 孔飞力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 王明前的《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和农村政治》 洋务运动:夏东元的洋务运动史 刘广京的李鸿章评传:中国近...  

评分

《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先生的代表之作,读完之后,收获良多。 "第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比。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第二,中国的物产虽不及俄、美两国的完备,然总在一般国家水平线之上。第三,我国秦始皇的废分封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  

评分

中国近代史 笔记整理 前言 • 因此历史学家应该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区观察与研究历史,这是“新史学”的“基石”。 • 历史的功能在于了解过去、服务现在、推测未来,因此历史著作应注意历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写得既内容丰富、又明白晓畅,以达到历史所产生的最大效应。 ...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版本的导读部分完全可以不必读。

评分

缺点:全盘西化。

评分

张鸣老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辛辣地形容我们的近现代史话语存在“怨妇、泼妇、情妇”的三妇心态,后又在阶级斗争史观下继续放大,流毒至今,为祸不浅。以蒋廷黻先生写作此书的时代背景(1938年),能够不局限于饱受屈辱的民族情绪、盲目排外的守旧思想、妄自菲薄的崇拜西方等倾向的制约,反以冷静客观的态度、高屋建瓴的眼界、精炼深刻的文笔,指出百年阵痛的根本是传统中国社会在外部压力下转型并融入国际秩序所付出的代价,虽然列强带来的是侵略和掠夺,但于超稳态下的传统中国社会而言,同样是进步的契机,如此见识不仅难能可贵,而且超越时代。从促进社会进步的标准评价底层的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以及上层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甚至于历次与日本的冲突斗争,其识见亦足以让今人汗颜。当然,受时代局限对孙文吹捧过甚乃其瑕疵,不然可称满分

评分

历史老师推荐的。跟课本的观点、语气几乎一致。不认为有什么新收获。

评分

张鸣老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辛辣地形容我们的近现代史话语存在“怨妇、泼妇、情妇”的三妇心态,后又在阶级斗争史观下继续放大,流毒至今,为祸不浅。以蒋廷黻先生写作此书的时代背景(1938年),能够不局限于饱受屈辱的民族情绪、盲目排外的守旧思想、妄自菲薄的崇拜西方等倾向的制约,反以冷静客观的态度、高屋建瓴的眼界、精炼深刻的文笔,指出百年阵痛的根本是传统中国社会在外部压力下转型并融入国际秩序所付出的代价,虽然列强带来的是侵略和掠夺,但于超稳态下的传统中国社会而言,同样是进步的契机,如此见识不仅难能可贵,而且超越时代。从促进社会进步的标准评价底层的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以及上层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甚至于历次与日本的冲突斗争,其识见亦足以让今人汗颜。当然,受时代局限对孙文吹捧过甚乃其瑕疵,不然可称满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