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林语堂旅居美欧数十年,以英文写出多部传世的经典专著,向西方介绍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该书同作者同类专著一样,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纵:叙述北京数千年的历史演变,横:展示北京文化的各个层面---内城与外郛;市区与郊野;皇室与民众;皇宫、御苑、寺庙、佛塔、雕塑、绘画、书法等等艺术的概观或细节。所有这些,尽可能以照片和地图辅助表达,可谓文图并茂,多姿多彩。本书更是国人不可不读的又一名作。
本书同作者同类专著一样,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纵:叙述北京数千年的历史演变,横:展示北京文化的各个层面---内城与外郛;市区与郊野;皇室与民众;皇宫、御苑、寺庙、佛塔、雕塑、绘画、书法等等艺术的概观或细节。所有这些,尽可能以照片和地图辅助表达,可谓文图并茂,多姿多彩。本书更是国人不可不读的又一名作。
可以令人想象的文字, 概念上的解析解放前的北京城, 一个令人无法不爱的古城。 叙述与抒情同在, 生活与艺术相间。 书中插图很多,很真实 引用的散文很优美
评分年初,偶然在音乐频道再次聆听了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施特劳斯家族优美的音乐又一次深深俘获了我的小小灵魂,带给我遗忘已久的感动,而穿插其间的芭蕾舞蹈、风景建筑等则将古典欧洲的美一一尽显……这样一场音乐会带给我的何止陶醉、何止向往,能抚慰并能愉悦心灵的东西似乎总...
评分不知道是上学那会儿看了视频,总是说万字万字,很牛X很牛X的原因,还是因为这本拖了不知道几年还没看完书,很想去圆明园。。。 ?好像跑题了。。 看的时候枯燥,之后,忽然有人说到某个地方,忽然路过了,脑海中忽然有印象,妈呀,真亲切啊~~~~~ 忽然就很想多了解了
评分不知道是上学那会儿看了视频,总是说万字万字,很牛X很牛X的原因,还是因为这本拖了不知道几年还没看完书,很想去圆明园。。。 ?好像跑题了。。 看的时候枯燥,之后,忽然有人说到某个地方,忽然路过了,脑海中忽然有印象,妈呀,真亲切啊~~~~~ 忽然就很想多了解了
评分年初,偶然在音乐频道再次聆听了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施特劳斯家族优美的音乐又一次深深俘获了我的小小灵魂,带给我遗忘已久的感动,而穿插其间的芭蕾舞蹈、风景建筑等则将古典欧洲的美一一尽显……这样一场音乐会带给我的何止陶醉、何止向往,能抚慰并能愉悦心灵的东西似乎总...
林老师的文笔被翻译者给弄2了
评分没有写出北京的情趣
评分书中很多关于北京的故事都在其他人的研究中出现过,说明学界对北京城位置变迁的研究已有基本共识
评分不是一般差!
评分老北京的味道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