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
作者 何偉 Peter Hessler
齣生於密蘇希裏州哥倫比亞市,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碩士。1996-1997年他以「和平工作團」身份在四川涪陵教書,自2001年起纔成為《紐約客》首位駐中國記者,在此之前他隻是《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辦公室負責剪報。新世紀開始,他也是《國際地理雜誌》、《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長期撰稿人,保持著自由作傢的身份。
何偉是全球著名的旅遊觀察者,他也多次獲得美國最佳旅遊文學獎。他所著《甲骨文》曾入圍2006年美國國傢圖書獎非小說類最佳作品,《尋路中國》則獲得2010年度經濟學人、紐約時報等好書獎。這兩本書和他根據涪陵兩年所寫成《消失中的江城》(奇裏雅瑪Kiriyama環太平洋圖書獎)構成瞭他1996-2007十年的「中國三部麯」。
2010年,何偉來到埃及,學習阿拉伯語,參與當地的生活。我們相信不久就會看到他的新作。而他預告在五年後再度迴到中國,繼續書寫新的中國傳奇。
Peter Hessler
吳美真
譯者 吳美真
雲林虎尾人,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係畢業,紐約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班肄業。曾任大學兼任英文講師及國內多傢齣版公司譯者,譯作包括《美德書》、《鋼琴師》、《微物之神》、《大洋洲的逍遙列島》等近七十本,近年來一直為基督教以琳書房譯書。
人無法兩次踏上同一片河水,因為江河日下,
但當代人卻可以兩次踏上同一座江城,因為何偉。
一個小城的故事,
一部中國人都未能體察的底層心態史,
在中國,一切堅固的都將灰飛湮沒。
繼《尋路中國》、《甲骨文》之後,
《消失中的江城》重新浮現。
古希臘哲人赫拉剋利特斯(Heraclitus)說:「人無法兩次踏上同一片河水」,因為江河日下,水會流動,當下的時光也會消逝。但當代人卻可以兩次踏上同一座江城,因為何偉曾在揚子江上生活,費時兩年書寫四川涪陵。在幽緩的時光流程中,在變動劇烈的城鄉景觀內外,何偉依江而居,感受與學生和涪陵人相處的日常點滴,書寫齣一部連中國人自己都未能體察的心態史和底層故事。
1996年夏天,27歲的何偉抵達中國長江邊上的一個小城:涪陵,以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的身分在當地的學院教兩年的書。自1949年以來,當地人就未曾有過美國人在此生活的明確記憶,縱使何偉的姓名極為常見,但他仍是這座四川江城數一數二的外來陌生人。原以為這將是一個平靜的兩年,何偉卻發現他闖入瞭一個與他的文化和個性全然不同的社會之中。
「這趟航程就像一個夢,夢裡盡是安靜的河流、滿是迷迷糊糊入睡的乘客的艙房,以及從幽暗的長江升起的城市燈光。而涪陵就像一個暫時打斷這場夢的地方。」------何偉
原文链接 http://www.ilmare.cn/?p=225 看何伟(Peter Hessler)的这本书其实是一个非常愉快的过程,这本书是我的老师文中先生推荐的。拿到这本书是10月初的事情了。这两个月一直断断续续地看着River Town,这本书算是我看过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原版书籍。 这是一个美国人描...
評分【汗,翻页电梯】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31789/?start=100 1996年至1998年间,那个叫彼得•海斯勒的“蓝眼睛”美国人,来到了中国重庆附近、长江边上的小城涪陵,在那儿的涪陵师专,做了一名外教,他还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字叫何伟,不久,他写了一本书叫《江城》来...
評分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1969-)很早就有成为作家的梦想。他先在普林斯顿大学修文学,1992年获得罗德奖学金后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96年他作为“和平队”( The Peace Corps)队员到中国涪陵支教。这次支教还有两个更实际的目的:第一是体验生活,让写作才华在一个陌生...
評分《江城》的阅读交织着惊奇与亲切,因为它与《寻路中国》无论异还是同都十分清晰。异,惊奇;同,亲切。 1996年—1998年间,二十七八岁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以“和平队(Peace Corps)”志愿者身份在四川涪陵师专担任英语老师。《江城》便是他对这段经历的纪录和思考...
評分写这篇读后感真不容易,第一次没有设邮箱且直接在豆瓣线上写完点击发送后直接审核不通过的感觉是崩溃的。何伟的几本书为什么出版会有问题,为什么港台版本不同我能够理解了。 切入正题,这本书非常推荐阅读,我以前看的时候就翻了好几遍,何伟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作家,但是他写...
不知道我看的版本是誰畫蛇添足的大段點評。誰在乎你丫同不同意何偉觀點,羊駝。
评分結尾說:“他也會很好的,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他們堅強、可愛、滑稽而憂傷,那樣的人總是能夠從睏境中挺過來。他們未必有金色時光,但也許就因為這樣,他們不容易凋零。”何偉是對的,他看齣瞭中國人能承受,會應變,去他媽金色黑色隻管沒心沒肺活下去。
评分難以說何偉的某些評論是客觀的,也難以簡單的把這種詫異看做是文化差異、製度不同的結果。透過他的所見所聞所感,我們第一反應不是辯護,而是思考,稍稍感悟一下我們的思想,可能會扯齣一些屎來
评分颱版排版和封麵都勝簡體版
评分彼得·海斯勒是一個無與倫比的觀察者。深邃、優雅,還有恰到好處的幽默。生活中的無數細節,在他的筆下變得趣味十足、涵義豐富。他藉助優美的文字來探索這個難以被外人所理解的國度,卻又每每讓我這個局內人讀得心馳神往、意亂情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