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江城

消失中的江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偉

作者 何偉 Peter Hessler

出生於密蘇希里州哥倫比亞市,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碩士。1996-1997年他以「和平工作團」身份在四川涪陵教書,自2001年起才成為《紐約客》首位駐中國記者,在此之前他只是《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辦公室負責剪報。新世紀開始,他也是《國際地理雜誌》、《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長期撰稿人,保持著自由作家的身份。

何偉是全球著名的旅遊觀察者,他也多次獲得美國最佳旅遊文學獎。他所著《甲骨文》曾入圍200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非小說類最佳作品,《尋路中國》則獲得2010年度經濟學人、紐約時報等好書獎。這兩本書和他根據涪陵兩年所寫成《消失中的江城》(奇里雅瑪Kiriyama環太平洋圖書獎)構成了他1996-2007十年的「中國三部曲」。

2010年,何偉來到埃及,學習阿拉伯語,參與當地的生活。我們相信不久就會看到他的新作。而他預告在五年後再度回到中國,繼續書寫新的中國傳奇。

Peter Hessler

吳美真

譯者 吳美真

雲林虎尾人,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紐約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班肄業。曾任大學兼任英文講師及國內多家出版公司譯者,譯作包括《美德書》、《鋼琴師》、《微物之神》、《大洋洲的逍遙列島》等近七十本,近年來一直為基督教以琳書房譯書。

出版者:八旗文化
作者:[美] 彼得·海斯勒
出品人:
页数:496
译者:吳美真
出版时间:2012-3-28
价格:NT$46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8790643
丛书系列:中国三部曲
图书标签:
  • 纪实 
  • 何偉 
  • 中国 
  • 何伟 
  • 江城 
  • 社会 
  • 文学 
  • 台版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人無法兩次踏上同一片河水,因為江河日下,

但當代人卻可以兩次踏上同一座江城,因為何偉。

一個小城的故事,

一部中國人都未能體察的底層心態史,

在中國,一切堅固的都將灰飛湮沒。

繼《尋路中國》、《甲骨文》之後,

《消失中的江城》重新浮現。

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斯(Heraclitus)說:「人無法兩次踏上同一片河水」,因為江河日下,水會流動,當下的時光也會消逝。但當代人卻可以兩次踏上同一座江城,因為何偉曾在揚子江上生活,費時兩年書寫四川涪陵。在幽緩的時光流程中,在變動劇烈的城鄉景觀內外,何偉依江而居,感受與學生和涪陵人相處的日常點滴,書寫出一部連中國人自己都未能體察的心態史和底層故事。

1996年夏天,27歲的何偉抵達中國長江邊上的一個小城:涪陵,以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的身分在當地的學院教兩年的書。自1949年以來,當地人就未曾有過美國人在此生活的明確記憶,縱使何偉的姓名極為常見,但他仍是這座四川江城數一數二的外來陌生人。原以為這將是一個平靜的兩年,何偉卻發現他闖入了一個與他的文化和個性全然不同的社會之中。

「這趟航程就像一個夢,夢裡盡是安靜的河流、滿是迷迷糊糊入睡的乘客的艙房,以及從幽暗的長江升起的城市燈光。而涪陵就像一個暫時打斷這場夢的地方。」------何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1969-)很早就有成为作家的梦想。他先在普林斯顿大学修文学,1992年获得罗德奖学金后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96年他作为“和平队”( The Peace Corps)队员到中国涪陵支教。这次支教还有两个更实际的目的:第一是体验生活,让写作才华在一个陌生...  

评分

那一年我大三,在成都的一所高校上学。一次短暂的假期,坐大巴车到了重庆,在城市漫无目的的晃荡了一天之后,在朝天门广场买了一张到武汉的船票。船在黄昏时分起航,码头上是拥挤的人群。我所在的二等舱有四个铺位。其他三个铺位的主人是从贵州来三峡旅游的女人。那是我第...  

评分

写这篇读后感真不容易,第一次没有设邮箱且直接在豆瓣线上写完点击发送后直接审核不通过的感觉是崩溃的。何伟的几本书为什么出版会有问题,为什么港台版本不同我能够理解了。 切入正题,这本书非常推荐阅读,我以前看的时候就翻了好几遍,何伟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作家,但是他写...  

评分

一、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它的内容一点概念也没有,在我的想象里,它大概是本游记,也可能是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文化层面的评论集。我完全没想到,它其实只是作者在涪陵的两年教书生涯的生活记录而已。 这多少让我有点失望。并不是这种形式有什么问题,只是它实在是太「容...  

评分

本文写于2014年9月,《奇石》在中国发售时,何伟曾受译文出版社之邀来到中国。 1 我有个才华横溢的同事,两年前,他在报社的业务探讨营(现在这种活动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上推荐了一本书,叫作《江城》。他说:“任何有志于从事特稿写作的记者,都应该去看看这本书。” ...

用户评价

评分

看的就是差异感,隔阂感。

评分

应该是断断续续用了5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 读完之后内心的奇妙感觉很难形容, 因为很难找到一个似乎比中国人本身更了解自身的外国人, 他对中国人如此的虚心而开放, 同时又抱有清晰的自我足以让他有能力跳出凡事窠臼来面对一切. <江城>本身是一部伟大的叙事诗, 内含的情感值得我们反复回味.

评分

已购。原来这本才是三部曲的第一本,作者1996年到1998年在四川涪陵教书的生活。这本书里,作者还没有形成记者的观察记述方式,更注重个人体验,因此整体有一种小说的感觉。

评分

曾经不止一次向人推荐何伟这个美国人写的中国三部曲,他对底层民生的入微刻画和对当代中国的特殊感情,都在他这三部大书里。虽然江城和寻路中国都有大陆简体版问世,但我还是坚持到只读台版,追求那种完整无缺的感受。

评分

彼得·海斯勒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观察者。深邃、优雅,还有恰到好处的幽默。生活中的无数细节,在他的笔下变得趣味十足、涵义丰富。他借助优美的文字来探索这个难以被外人所理解的国度,却又每每让我这个局内人读得心驰神往、意乱情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