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扬—布鲁尔(Elisabeth Young-Bruehl,1946—2011)职业心理分析师,毕业于纽约社会研究学院,工作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分析训练和研究中心,擅长对人物内心的把握和描述。她是阿伦特的学生和朋友、最亲密的人之一。著有《安娜·弗洛伊德传》(1988)、《创造性人格》(1991)、《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1982,2004)、《阿伦特为什么重要》(2006)等。
与各种理论、意识形态不一样,所有的经验告诉我们,与资本主义同时开始的掠夺过程,其依赖生产资料的掠夺没有结束。只有从经济的各种力量及其自动的特性中独
立出来的法律、政治的制度,能控制、检验这个过程本来具有的各种各样的奇特的状态。若要捍卫自由,只有把统治权力与经济力量分离开来才能实现。
极权主义的各种政府对良心的决定总是怀疑的,是作为一种暖昧的东西来看待的,所以,要压抑有道德的个人表现出来的个人行为。一个人,当被迫选择背叛地杀害友人……等行为时,特别是自杀会就此害了自己家族的场合,应该如何行动呢?这是难以想象的。选择已经不是在善与恶之间,而在杀人与杀人之间进行了。
简直读不懂是什么意思。书是好书,传主也是很值得去了解的。可这翻译!有时候,看译本是为了省点事,可是对照英文本,你感觉英文本更清楚更明白!我只能说,译者一是不懂哲学,二是不懂英语,译得真是让人很无语!!!好在,有了新的译本了。 可以推荐:陈伟、张新刚译,上海人...
评分终于读完了阿伦特的这本传记。作为传记而言可以说是相当详细了,甚至有点琐碎。但是在读完之后,在看完了阿伦特的一生之后,真的只有感动与艳羡。这个成长在柯尼斯堡的女孩,从小便拥有一种灵敏、孤僻与神秘的气质,犹太人的身份使她终生都在经历者与旁观者的身份中徘徊。她在...
评分 评分终于读完了阿伦特的这本传记。作为传记而言可以说是相当详细了,甚至有点琐碎。但是在读完之后,在看完了阿伦特的一生之后,真的只有感动与艳羡。这个成长在柯尼斯堡的女孩,从小便拥有一种灵敏、孤僻与神秘的气质,犹太人的身份使她终生都在经历者与旁观者的身份中徘徊。她在...
评分孙先生为在中国推介阿伦特不遗余力,可这本书的翻译实在令人读不下去,除开常见的人名地名的奇怪译法之外,每一页都有语句不通的现象(读者诸君可自行翻开书中的任何一页,并...
翻译!翻译!翻译啊!
评分看完之后,可以理解为什么伯林对她评价那么低了
评分断断续续看了整整一年才看完,甚为惭愧,此书信息量极大,是研究阿伦特的绝佳范本。
评分翻译!翻译!翻译啊!
评分翻译减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