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上海王》、《上海之死》、《饥饿的女儿》、《英国情人》、《孔雀的叫喊》、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现居北京。 四部长篇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和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出版。曾获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曾获中国台湾1997《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被中国权威媒体评为 2000年十大人气作家之一;2001年被评为《中国图书商报》十大女作家之首;被《南方周末》、新浪网等评为2002、2003年“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2002年十大好书之一。 2005年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
《上海魔术师》内容简介:中国孤儿“加里王子”被流浪的犹太魔术师“所罗门王”收养,遇见了杂技团里宛如精灵般的少女兰胡儿。两个班子在“上海大世界”搭伴演出谋生,加里和兰胡儿相爱了。1945-1948年的上海,时局变幻,求生异常艰难。两人到底是不是双胞胎兄妹?生死之际去向何方?——《上海魔术师》,演绎大时代下底层人物的情爱恩仇。
我只读过虹影的这一本书. 在南京的大众书局,我一眼看中了它. 也许是因为名字. 又或许是因为那句话,鱼遇见了鱼鹰,末日便降临了. 这本书的语言很杂,如虹影自己在序言中说的那样. 兰胡儿说话的腔调天南海北. 而加里和所罗门则接近圣经的语言. 一般人会看得很吃力,因为总是要转换...
评分上个世纪初的上海,叫做大上海。那是张爱玲和苏青的语词构筑的金风细雨楼,团团座座,或破败,或堂皇,总被雨打风吹去,无声无息。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如此旺盛,鲁迅先生笔下的野草迅速生长起来,洗去旧日腐败气息,唱一出高风亮节的《红灯记》。 但乱世中朴素的真情永不再现...
评分虹影的小说总是让人震憾,从看她写的第一个关于上海的故事开始就不断被她震憾着。 我身边的人总是不理解到底是被什么震憾到了。以前看《英国情人》的时候,有同学就觉得那种欲望的爱情她不理解不想看。这次看《上海魔术师》,又有同学说里面的语言很难读,看不下去。可...
评分你们大家难道没有看她写在前面的话吗?这是一本语言实验小说,能不能动动脑子,她都可以动脑子不走老路,寻求新路子,新表达方式,你们看不懂是你们自己的问题!!! 我会一如既往支持虹影!!! 兰胡儿的精灵古怪,加里的聪明机敏,真是一对绝配!
评分上个世纪初的上海,叫做大上海。那是张爱玲和苏青的语词构筑的金风细雨楼,团团座座,或破败,或堂皇,总被雨打风吹去,无声无息。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如此旺盛,鲁迅先生笔下的野草迅速生长起来,洗去旧日腐败气息,唱一出高风亮节的《红灯记》。 但乱世中朴素的真情永不再现...
挺简单的故事被写的过于复杂,虹影的转型太急功近利,对文学上的追求固然是好的,但高深的语言显得矫情又让普通读者摸不到头脑。PS:从吉首到上海的火车上读掉大半,发着烧那昏昏沉沉的一路只记得个故事大概。太久不读小说,少了耐性,于是回南京直接奔到结局读,再后来就成了从后往前看。
评分2014年8月16日读。2014-252。
评分挺简单的故事被写的过于复杂,虹影的转型太急功近利,对文学上的追求固然是好的,但高深的语言显得矫情又让普通读者摸不到头脑。PS:从吉首到上海的火车上读掉大半,发着烧那昏昏沉沉的一路只记得个故事大概。太久不读小说,少了耐性,于是回南京直接奔到结局读,再后来就成了从后往前看。
评分上海三部曲貌似一部不如一部了
评分知道虹影是在我的读书时代,那时我常去图书馆,勤快到什么地步,大概就是我一直出入的文学室我能把哪本书在什么位置背得八九不离十,那时第一次看到她的《虹影打伞》,以为不过是个不是很有名气的小作者,但几年过去,她居然很快变成著名作家(抑或那个时候就是了?)其实买这本书一大原因大概是因为并不贵——买一个并不熟悉的作者的书,无非两个原因,一是仰慕已久,二是便宜。买回来之后也空置了半个月,后来心血来潮翻出来看,每日睡前读一二章节,倒是出乎意料的好。语言十分简洁,但画面感却挺强,不消多少字,就能把一个场景一段情节写好。我这两年看社科太多,人读得愈发理智刻薄,语言上的进步倒并不很大,许久没读小说(尤其是国内小说)之后读这本,不小的感想是,写文章的人其实还是要多读故事,可见,我是多少有些佩服她写作手法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