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出历史地表》是第一部系统运用女性主义立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专著。借助精神分析、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本书作家论形式深人阐释了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九位现代著名女作家,同时在现代中国的整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勾勒出了女性写作传统的形成和展开过程。理论切入、文本分析和历史描述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女性书写在不同时段、不同面向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独特位置。本书自1989年问世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女性批评和理论话语“浮出历史地表”的标志性著作。
娜拉说她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就相当于宣布她的自我解放不会成功,她的出走只是一种情绪上的冲动,因为她也清楚像她这样一个孤零零的年轻女人是无法独自在社会立足的(起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她应该像过去8年的自己一样、像拼命想找个依靠的林丹太太,在家相夫教子,...
评分戴老师对“红色断代法”做意识形态分析的时候,引证的是《红色娘子军》的一处修辞:“吴琼花在洪常青的指引下投奔革命,然后她碰到另一个姑娘,两人扮成男装,在黑夜中前往解放区,一旦她们翻过’分界岭‘到达苏区的时候,天晴了、天亮了,然后两人戏剧式地都穿着女装—...
评分她们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之现实语境下对女性问题进行系统剖析时,还尝试以此为切口探究与说明那些历史地表之下更为本质也更具共性的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对历史的整体看法和所有解释的问题。因此我觉得哪怕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现代文学/女性主义这些课题兴趣不大,如果只是抱着...
评分 评分她们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之现实语境下对女性问题进行系统剖析时,还尝试以此为切口探究与说明那些历史地表之下更为本质也更具共性的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对历史的整体看法和所有解释的问题。因此我觉得哪怕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现代文学/女性主义这些课题兴趣不大,如果只是抱着...
女性文学入门必读。非常传统,三个十年的顺序。对“出走的娜拉”印象太深,依然是某年考试一个月后偶然读到这本书看到娜拉二字就要抓狂了。作者偏爱萧红是显而易见的,张爱玲一章的语言也是很“张爱玲”了。后记中提到,本书张爱玲苏青的研究,尤其从女性主义视点所做的研究是1949后大陆研究的第一个。很用心很细腻,但总觉得还是稍显稚嫩,格局不够,还可以更丰富些。
评分书写得才华横溢,虽然很多作品我都没读过,还是坚持看完了。老戴的后记,让人心动不已。分享我们的年轻,原谅我们的年轻。
评分恩。迈向女权主义者的必经之路。
评分书写得才华横溢,虽然很多作品我都没读过,还是坚持看完了。老戴的后记,让人心动不已。分享我们的年轻,原谅我们的年轻。
评分受拉康影响太大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更像是一种国家政治前途的焦虑的产物,女性同个人、民主、科学等其他词汇一样,成为缓解这种焦虑,象征性满足这种政治愿望的一个意识形态筹码。五四中的女作家大多还是“女儿”的形象,她们并无女性的自觉,有的只是非男性的个体认识。她们一面反抗男性他者的身份,一面成为出走后走投无路的娜拉——受苦后对家庭的眷恋更加强烈,同时在出走过程中还有因反抗父母产生的自责。之后丁玲等人的成就在于对肉体的发现。然而在男性社会里女性依旧面对着无路可走的境况,丁玲等人也就放弃女性话语,转向左翼政治,成为男性话语的附庸。此时女作家们(苏青、张爱玲)也意识到新女性这一角色的虚假成分,即张爱玲所云“绣在屏风上的鸟”。其实,这些女作家里面除了张爱玲,其余人的艺术成就差远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