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一九四二年生,福建省晋江县人。一九六四年毕业于台湾台南省立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一九七五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一九七○年任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编译美国出版之各科书籍。一九七三年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广播及时事评论,并编制英国文学、文化和科技史节目。一九七九年返香港任职美国国际交流总署,翌年出任《明报月刊》总编辑。一九八七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组主任,半年后转任《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一九八八年任香港《明报》总编辑至九五年夏季退休。现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多年,在港台两地出版之文集计有《这一代的事》、《跟中国的梦赛跑》、《辩证法的黄昏》、《另外一种心情》、《双城杂笔》及翻译书籍多种。北京、杭州、广东、四川各出文选数种。
语言文字与时并进,新词汇,新名法反映新事物,新情景,只要自成合理的新意,当可丰富语文的内涵。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承载文化之余,往往也会倾覆文化。文化认识的深浅雅俗,决定语文境界之高下清浊。确实如此。
语言太甜会失真,虚假,沉郁的悲情比淡淡的哀愁耐人寻味,哀愁而淡淡不如火辣的愤怒。哲学写得浅浅的很难算是哲理,浅浅的文笔露出发人深思的哲理才好。
香港著名作家、翻译家董桥喜欢也善于观察古今带有文化趣味的情事,领会个中寓意,然后回过头来斟酌眼前的文化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语文课题。本书收录相关小品近200篇,有智慧,有真情,有笑声,有泪影。
很久前看到一本书叫《你一定要读董桥》,我那么附庸风雅的人,立马找了本董桥读,坦白说,不太喜欢。觉得没劲。呃,那时候我还是无知。 上大学的时候在西门外的旧书店发现了这本书,最初是被文字吸引。 后来。。。我竟没发现英文有那么美。 于是买了。 就放在床边,偶尔翻一翻...
评分上一批借来的书里,小说之外,只有一本董桥的《文字是肉做的》,收集了他老人家批评港人(政府部门及新闻方面)用词不当的例子。 看得很慢,因为老实说,虽然他指正得很好(不是都好),但是权威的架势端得太高,看着看着,就觉得怎么理都被他占了呢?借用了英语表达,...
评分平时好作文,自认比之人好那一点。此等言语或带傲慢。只是读过董桥《文字是肉做的》,信心立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依我之见,《文字是肉做的》乃职业病所聚成。董桥曾编辑报刊多年,整天与文字交涉,对于文字的琢磨不可谓不慎、不深。因此,董桥把这本领发扬光大,尽吹毛求疵...
评分很久前看到一本书叫《你一定要读董桥》,我那么附庸风雅的人,立马找了本董桥读,坦白说,不太喜欢。觉得没劲。呃,那时候我还是无知。 上大学的时候在西门外的旧书店发现了这本书,最初是被文字吸引。 后来。。。我竟没发现英文有那么美。 于是买了。 就放在床边,偶尔翻一翻...
评分经常看央5,前段时间一则插播频率很高的跑鞋广告,广告词中有一句:“不再承受重量、闷气、花俏。”书面上这么表达,完全没问题,可是广告中念完“不再承受重量”之后有一段颇长的停顿,于是“闷气”和“花俏”这两个词听起来不再是“承受”的宾语,而独立成了两个形容词短句,...
我爱这个老头
评分抓字虱。董桥对文字的较真其实还是很值得尊敬的,虽然好古得反而有些许迂腐了。在翻译层面,董桥倒是很好地解释了余光中说的,翻译不好,往往是因为中文不好。另外,他的卖弄读起来也还是舒服的。(香港和台湾请不要再自诩汉语中心了,够恶心的。当然,大陆汉语的“正统化”也还需要再加强。)
评分这本也不错,唱和文字在董桥笔下都那么优雅。
评分学问果然是要锻一锻炼一炼的
评分咬文嚼字的专栏汇总读来趣味性不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