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1930―), 生於美國的猶太人傢族。先後在密歇根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受教育;從博士論文研究開始,他對非西方世界産生興趣,並專門研究過太平洋島嶼的土著文化,進而反思西方世界各種觀念的缺失。1956年至1973年執教於密歇根大學,1973年以來任芝加哥大學人類學教授。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石器時代的經濟學》(1972)、《文化與實踐理由》(1972)以及《曆史之島》(1985)等等,這些著作對晚近西方人類學乃至整個社會科學領域都産生瞭較大的影響。
《甜蜜的悲哀》是人類學傢薩林斯在芝加哥大學開設的西方社會思想史課程的全部內容的濃縮,文章雖短,卻蘊含廣博艱深的意義。其中的內容是薩林斯思想的精華所在,對中國人類學以至社會科學各學科的理論深化有重要啓發――薩林斯的關注點不僅僅是資本主義生成的文化符號邏輯,而且還包括對一係列西方經濟學和社會科學基礎理論和範式的批判。
断断续续的又看完了一遍《甜蜜的悲哀》,比起当年第一次看确实更多了点理解。但不知为何,可能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也许是因为拖的时间太长),这次看完后还是是难以系统的理解。不过就“文化决定论”来说,从堕落原罪的象征开启了西方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传统批判,并以此介入到...
評分 評分谁说人类学就应该启蒙了???!!! 不那么启蒙的论点:①那些没有历史的人们;②那些落后、停滞的人们;③那些终将消失、同化的人们;④那些自我救赎的人们。所以我们看见的满满的都是人类学家们激烈的征战与痛苦的挣扎。不研究就无法自救,不自救就无法存在。普世性究竟在...
評分断断续续的又看完了一遍《甜蜜的悲哀》,比起当年第一次看确实更多了点理解。但不知为何,可能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也许是因为拖的时间太长),这次看完后还是是难以系统的理解。不过就“文化决定论”来说,从堕落原罪的象征开启了西方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传统批判,并以此介入到...
重讀完畢……
评分重讀完畢……
评分真的覺得還好……可能被王銘銘吹的有點過瞭?@@
评分真的覺得還好……可能被王銘銘吹的有點過瞭?@@
评分The Sadness of Sweetness: The Native Anthropology of Western Cosmology. Current Anthropology, 37:395-415.【《文化與實踐理性》的姐妹篇,反正我是不覺得它從根本上反駁瞭馬剋思主義人類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