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英语:Joseph Eugene Stiglitz,又译为约瑟夫·史迪格里兹,1943年2月9日-),小名乔·斯蒂格利茨(Joe Stiglitz),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员。他在资讯经济学上有重大贡献,是新兴凯因斯经济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与保罗·克鲁曼在诸多观点相同。
作为一位局内人,斯蒂格利茨对于全球经济政策制定的说明,其勇气和忠诚将与其深度和远见受到同等热烈的欢迎。他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困境,当他看到冈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主要机构把华尔街和金融界的利益放在贫困国家的利益之上时,则愈加有幻灭之感。 在过去的10年里,斯蒂格利茨在主要的经济事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事件包括亚洲经济危机和前苏联经济的转型,以及遍及世界之发展计划的管理。他常常看到政策制定者固守着过时的经济模型,并且采用建立在这些经济模型基础之上的“华盛顿共识”之教条,来设计那些已经产生灾难性后果的诸多政策。他还发现主要的全球化机构企图掩盖在孵化积极变革时所产小的不断加重的失误,而这种企图极具破坏性。 本书叙述了斯蒂格利茨的经历,打开了―扇有关全球经济政策的前所未有的窗户。它旨在引发健康的争论,并且在此目标上取得了成功,比如说本书以辛辣的词语向我们展示了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感觉到经济层面的牌运总是在与它们作对。 在准备参与有关全球化问题的争论方面很少能有人比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所处的位置更具说服力。作为学术造诣深厚的领先经济学家,他的工作已经广泛地涉及第三世界中的增长与发展问题。作为克林顿当局施政班子中的成员和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以及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他也直接了解和目击了全球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斯蒂格利茨与另外两位经济学家一起分享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目前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很多英文语法的中文句子,我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 就本书内容而言还可以,老斯列举了众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失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假如凯恩斯知道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这么运作的话,他一定会从坟墓里面跳出来。”
评分这本书是作者从其在世行的亲身经历出发,讲了IMF受意识形态驱动,在金融和商业利益阶层的影响下,在全球推行华盛顿共识,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前苏东国家转轨中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虽然是十多年前写的,现在读来仍然有借鉴意义。 华盛顿共识的三大支柱包括:财政紧缩、私有化和市场...
评分应该是在图书馆三楼。那时候全楼都在复习英语和考研,结果拿那些全球化的书在看,极不自在。 两个月后再稍微系统地看全球化的书,才发现这类书有那么多…
评分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自身利益的紧密相连 eg:抗议的增多 世界贸易组织(WTO)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orld Bank) 联合国(UN) OECD 在书中斯蒂格利茨猛烈抨击的是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The IMF is an organization of 185 countries, wor...
评分本书是著名大神stigltiz的大作,是一本吐槽神作。之后IMF总裁罗格夫的回帖也是可圈可点。这本书简直就是世界银行对IMF的吐槽帖嘛! 1、 私有化并不意味着市场化,事实上,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如果私有化的同时,企业没有充分发育,那么这种私有化就是不利于国计民生的。 2、 在...
这哥们和IMF有多大仇啊,从头到尾地黑
评分似乎左翼的正统
评分和英文版对照了一下,中文版有很多删节部分,已经严重影响读者理解。中文版凡是涉及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苏联共产主义实验失败,人民丧失政治自由和经济繁荣等内容都会被删。涉及中国改革开放不足的地方也被删除。
评分全篇的基本主旨就是:IMF都是蠢货或者居心叵测的坏东西,我们世界银行才是真正心系贫苦百姓维护世界和平。
评分翻译的确有问题,但是勉强读下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