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静,1921年生于上海市,圣约翰大学经济系肄业,曾任职中央银行扬州分行、无锡分行,1949年后在上海浦东郊区任小学语文教师及中学英文教师,1968年底自黄楼中学退休。
季季,本名李瑞月,台湾省云林县人,1945年生。1963年省立虎尾女中毕业,放弃大学联考参加救国团文艺写作研究队,获小说组比赛冠军。1964年3月开始专业写作,6月成为第一批皇冠基本作家。专业写作十四年。1988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作家。1978年进入新闻界服务。曾任《联合报》副刊组编辑;《中国时》报副刊组主任兼《人间》副刊主编;时报出版公司副总编辑;《中国时报》主笔。2005年2月自《中国时报》退休。出版小说《属于十七岁的》、《异乡之死》、《拾玉镯》;散文《夜歌》、《摄氏20-25度》;传记文学《我的姐姐张爱玲》(与张子静合著)、《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等十余册。主编1976年、1979年、1986年、1987年年度小说选(尔雅版);1982年台湾散文选(前卫版)等十余册。
同一个秋千架上的童年,截然两种的人生旅途,请看张爱玲唯一的弟弟回忆姐弟身世,家庭变故,人世沧桑……-带你走进从未去过的张爱玲世界。关于张爱玲,说到底是关注她和那个时代的命运。有多少我们尚不清楚细节,有多少张迷尚未表达的情愫,有多少张爱无从感慨的滋味……
世上的书,大抵都是为那些不凡的人写的。这本书虽然是张子静写张爱玲的,而我关注的却是张子静。为张爱玲写传的人数不胜数,而我只能从一些小说和传记的边边角角里窥探大多数人真实人生的样子。 张子静有着和张爱玲一样的显赫出生,有着比张爱玲更好看的脸蛋,但是他身体羸弱...
评分张子静此书还是提供了张爱玲不少珍贵的一手信息,尤其是离开大陆之前。而且确如她弟弟所说,她继承了母亲的刚烈性格,脱离了这个家。事实证明,如果当初她不离家出走,也许和他弟弟是一个下场。而她的父亲让我想到了另一位纨绔子弟,袁克文。后世对袁克文倒还宽容,一方面因为...
评分世上的书,大抵都是为那些不凡的人写的。这本书虽然是张子静写张爱玲的,而我关注的却是张子静。为张爱玲写传的人数不胜数,而我只能从一些小说和传记的边边角角里窥探大多数人真实人生的样子。 张子静有着和张爱玲一样的显赫出生,有着比张爱玲更好看的脸蛋,但是他身体羸弱...
评分四十明朝过,尤为世网萦,蹉跎暮容色,煊赫旧家声。 这道张爱玲奶奶李菊耦所作的集句,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那个张爱玲的底色,那个作为满清遗老遗少的后代,生活在一个大烟塌与床榻相连的庭院,祖上的荣耀与高光时刻成为后代们的背景音,后代们能不能重新站在戏台上唱戏不一定,但...
评分一个是平淡苍凉的白,另一个是浓艳犯冲的红。 封面恰如这对并不亲近的姐弟俩各自的性格和人生。那些惊艳和飞扬都是姐姐的,在弟弟的生活中只沾染三两片落红,不起涟漪。 书名虽然平实亲切,这本书的内容却是客观而甚至有些疏离的。弟弟所熟悉的,是他们共有的显赫而没落的家世...
有点动人 我把一张和姐姐的合影夹在书里
评分網上找的pdf版本,一個上午就看完了。張子靜和他的父親一樣一直活在一個偉大的親人的陰影下,真的叫人歎息。書中總是提到他去找姐姐,而姐姐從來沒有主動找過他。
评分推荐的对象是喜欢张爱玲的人,这本书让你更能感受张爱玲以及她那一代人的人生,会有很不一样的体会。
评分少量家世介绍,更少的张爱父亲母亲后母的经历,大量张子静对张爱小说的解读(也没有讲太多篇,而是几个重点,并且其中最占篇幅的是张爱文章的大段大段文摘)。如果没有那么明显的凑字数,写个精致的小散文,可能会好很多。----片面证明张子静的确没有写文章的才能。这本书也能得到这么多好评,证明对张爱玲好奇心炽的人真是太多了,太着急8gua跟她有关的一切了。。。
评分他是张爱玲唯一的弟弟又怎样?他根本就不懂张爱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