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2年离开上海,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到底是上海人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更衣记
公寓生活记趣
道路以目
必也正名乎
烬余录
谈女人
走!走到楼上去!
有女同车
爱
童言无忌
造人
打人
说胡萝卜
私语
诗与胡说
写什么
炎樱语录
忘不了的画
谈跳舞
谈音乐
自己的文章
夜营的喇叭
借银灯
银宫就学记
存稿
雨伞下
谈画
張愛玲只來港兩次(1939年至1942年,及1952年至1955年),前後不足十年,很多有關張氏傳記,提及香港生活的部分,都缺乏詳實的資料。她寫及香港的作品亦不多,都收於《傳奇》(1944年)的短篇小說集中,依次為:〈沈香屑──第一爐香〉、〈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和〈傾城之...
评分开头照例是写“我”: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这是一个长句子,修饰联缀的全是“古怪”“被目为”“除了…之外…别无”等硬朗而不容人辩驳的词语。整个句子呈现出向前涌动、不可回头的姿态,这和一个“...
评分张真是个可怜的人 到了美国之后嫁给老年人, 生命最后时刻经济困难,无子女,无伴侣。 作为一个女人,老时生活无忧,有人陪伴,有子女作为寄托,有自己的朋友,是很幸福的。 她这样的生活,作为一个才女,是很可悲的事情吧。 我想,如果不是自身安定和温饱之忧, 她一定会...
评分再读。还是不知读了几遍。熟的不能再熟,每一遍却都有新意。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时间即是金钱,所以女人多花时间在镜子面前,就得多花时间在时装店里” “小孩是从生命的泉源里分出来的一点新的力量,所以可敬,可怖。” ...... 不一而足。 一个我行我素,那管世...
评分因为被色戒震撼过度,所以开始读张爱玲。 最先读的便是这本散文<流言> 。就像张爱玲自己说的那样,她喜欢悲壮,喜欢苍凉,她的文字和气息秉持了这些形容词。 <流言>的扉页上,张爱玲神态骄傲的擎着脖子直着身板,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旗袍熨烫得没有褶皱,真是人...
那些最好的時光。
评分人言可畏
评分最喜《造人》
评分印象颇深
评分一生的经历被几张照片蒙太奇重新演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