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本书以苏北人作为个案研究,探讨了原籍是如何逐渐成为汉族中界定族群身份的依据的,解释了籍贯怎样构筑社会等级和社会对立,揭示了中国城市居民面临的这一方面的问题。
作者的问题意识非常的好,挖掘出了这样一个精彩的题目,既有历史意味,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固有的族群偏见是如何产生及形成的这是城市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论述有条理,饶有趣味,让我也了解到一些以前不了解的情况,是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
评分苏北人来沪的第一趟高潮是1920-1940年代,大概同三毛流浪记的创作期重合。这批人在1950年代中,不少经历了从三湾一弄/虹镇老街到曹杨/鞍山新村的居住地飞跃,以及从“黄包车夫”到“社会主人”的意识悅变。在语言文化上,也随着户籍制度固化逐渐融入到吴语和江南体系之内,仅在...
评分作者的问题意识非常的好,挖掘出了这样一个精彩的题目,既有历史意味,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固有的族群偏见是如何产生及形成的这是城市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论述有条理,饶有趣味,让我也了解到一些以前不了解的情况,是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
评分我爷爷是江苏盐城来的,我外婆扬州人。所以我的籍贯是江苏盐城,算是第二代上海人。我从未去过苏北,春节上海亲戚聚会,会听我大伯和老一辈用苏北话交流,这大概是我的“家乡”对我的唯一影响。 对于苏北人的歧视,在我们父母这一代(我是勉强的九零后)依然明显,我妈妈在家...
评分【基本信息】 (美)韩起澜(Emily Honig)著;卢明华译.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08. 【思考】 这本书讲了什么?或者说,研究的是什么? 上海的“苏北人”,以及中国的族群 中国的族群: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然而汉...
苏北人读读这本书还是挺具有反身意义的,至少解答了生活中的许多困惑,也能明白现在对苏北人的歧视如何消解以及“苏北人”这一概念如何从性别、sexuality、文化和阶级等等被赋予新的意义。
评分问题百出......
评分苏北人读读这本书还是挺具有反身意义的,至少解答了生活中的许多困惑,也能明白现在对苏北人的歧视如何消解以及“苏北人”这一概念如何从性别、sexuality、文化和阶级等等被赋予新的意义。
评分苏北人读读这本书还是挺具有反身意义的,至少解答了生活中的许多困惑,也能明白现在对苏北人的歧视如何消解以及“苏北人”这一概念如何从性别、sexuality、文化和阶级等等被赋予新的意义。
评分1949后跳躍過大。「蘇北﹣農村﹣南下幹部」幾近一筆帶過;國家媒體有無重塑「蘇北」形象?外國人除工部局作用,在上海族群結構變動的影響還有什麼?近年新著可稍彌補經典的缺失。見《苏北人与上海革命运动(1921-1949)》、《興衰背後:近代上海閘北的蘇北人(1900~1949)》。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