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
(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怀鲁迅》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评价其为“亚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1913年,赴日留学,起初学医,后改学文科
1921年,与郭沫若等日本留学生组创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1945年,于苏门答腊岛被日本宪兵杀害,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主要作品集】
《沉沦》《茑萝集》《文艺论集》《文学概说》《孤独者的愁哀》
《在寒风里》《达夫自选集》《屐痕处处》
《达夫日记集》《达夫散文集》《故都的秋》
《生命中不容错过的经典名著:故都的秋》收录了郁达夫所著的最经典、最纯美、最精致的作品,包括散文和小说。郁达夫在文学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在小说和散文中毫不犹豫地勾勒出个人生活的轨迹,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既有对旧社会的反抗与愤激,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直率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述,形成感情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我不记得何时开始接触中国近代著名小说家郁达夫的文字了,后来对于他的点点滴滴的了解也是记不起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对我确实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我对郁达夫的喜欢还不得不提到另一位小说家——享誉世界的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曾读过他最富盛名的几部小说《伊豆的舞...
评分这套步入经典丛书是以散文和名画一块编排的形式为卖点。画作还行,散文没有画作好。编选的散文局限于中学课本的编选角度,很狭窄,篇幅也过于短小。在画或者散文旁边附带的简介或评论也沿袭马列式政治进化论的传统,没有特别的见解。整的说来,丛书的创意不错,但编选者的水平...
评分犹记在大二的文学课上,昏睡中听到老师说我们今天进入郁达夫的专题。不是谁都能在文学课上被开设专题。也不是每个被开设专题的人就都有这个资格。当然,郁达夫,在我看来受的起这样的专题。 从图书馆借回这本书,放置在桌边很久才拿起来阅读。读郁达夫的东西有种压抑的畅快感。...
评分以前好像每逢季节更替,总要问一问:你喜欢哪个季节?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也总离不开类似的题目。生活在南方的我们,几乎没有体验过四季分明的日子,一年下来,除了冬天就是夏天,所以,春装和秋装,大多是不需要的。现在是十月初,正是秋天最美好的时节,不过,南方依然是短...
评分最近在读郁达夫,可能很多人对他的理解还是停留在他的数不过来的老婆孩子身上、他在苏门答腊失踪的谜团以及被人们褒贬不一的政治立场。 就作品而言,郁达夫是一位大才子,可与鲁迅、周作人鼎足而立。 好色、美食与风景,一切都体现在他的字里行间,这三件美事可以说是他人生中...
boring
评分枕上的卢生,若长不醒,岂非快事。
评分读郁达夫的文字,就像听一个有点话唠的朋友说话,他雅致风流、忧郁感伤、坦诚可爱,随时掏心掏肺的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毫无保留倒出来,如此你也会用心去感受他的感受,为有他这样的朋友感到幸运,为错过他的人惋惜。 可你所说他话唠,他那篇短短几百字的《怀鲁迅》,又何等的简洁有力;你说说他忧郁,他的《迟桂花》又那么明亮、阳光,充满希望。 他是个可爱的人,合上书,心想,若生在更好的时代,他一定会活得更好一点吧。
评分最喜欢《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和《茑萝行》也不错。
评分像是在提醒我,北方生活也是有那么些好处,那么些美的。 其实,哪里抑郁了呢。不过是生活本质本就苍凉。何苦逃避现实。但是,纸张真的太差,阅读体验受到严重影响。 读了好多内心戏,明明都不是明快的文字,却萌生出了一种相依为命式的共鸣,居然觉得不再那么孤独。也就是那样了,挣无可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