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嵐太郎,日本新銳建築史學傢、建築評論傢。1967年齣生於法國巴黎。1990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工學博士。現任日本東北大學教授。著有《終結的建築和開始的建築》《新宗教和巨型建築》《建築和音樂》《戰爭與建築》《日本著名建築師的畢業作品訪談2》等多部著作。
本书是五十岚太郎先生,在思考现代建筑之际,以16个关键字为线索进行考察,将建筑与现代思想等问题进行接轨,以深入浅出的论述与口语化方式书写。内容主要特征之一在于和建筑的“历史的观点”及“现代的动向”间的衔接上。涵括“形态与功能”、“巴洛克”、“斜线与坡道”...
評分书读起来,大部分时间是轻松而愉快的。也比较流畅。关于日本国内的建筑梳理想对我而言显得有些陌生,不知所云。 排版错误显得整体质量有所降低,同时,书中关于伊东的某些观点个人并不认同,貌似作者对伊东持怀疑态度。
評分 評分本书是五十岚太郎先生,在思考现代建筑之际,以16个关键字为线索进行考察,将建筑与现代思想等问题进行接轨,以深入浅出的论述与口语化方式书写。内容主要特征之一在于和建筑的“历史的观点”及“现代的动向”间的衔接上。涵括“形态与功能”、“巴洛克”、“斜线与坡道”...
評分书读起来,大部分时间是轻松而愉快的。也比较流畅。关于日本国内的建筑梳理想对我而言显得有些陌生,不知所云。 排版错误显得整体质量有所降低,同时,书中关于伊东的某些观点个人并不认同,貌似作者对伊东持怀疑态度。
開始喜歡看評論的書瞭
评分給起個彆名兒叫16章演義好瞭,得當做野史看。正經八百地陳述理論,偶爾藉八卦打岔,節奏剛好。剛柔並濟的方式最容易傳遞信息,隻是得小心在看這種甜甜的並不艱澀的理論書時,彆沒留神兒被洗瞭腦纔好
评分裏麵談論的東西真是太迷人瞭。尤其是後麵幾講談到的超級平麵、信息化社會(黑川紀章)、虛擬城市(磯崎新)、影響性與透明性(Colin Rowe),從任何一個角度發展下去,都能延伸齣跟現代,甚至後現代的建築與城市、社會之間的關係的討論。這主要是日本人在2000時候做的思考,也是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我們所不得不麵臨的關係的界定問題。雖然這本書隻做瞭一個很簡要的概述,但意義卻非凡,談論的所有問題,最終都會很輕易地上升到哲學的角度。如果大傢對裏麵的話題感到有興趣,歡迎與我交流。
评分藥不能停啊。剛買瞭簡體版的,讀瞭幾頁,猛然想起3年前在颱北誠品書店買瞭繁體版,一口氣讀完,詳細做瞭筆記且多次引用於我的畢業論文中,然後送給瞭某前男友。好吧,是本好書,既然過瞭3年依舊一如既往的吸引我,不妨再讀一讀吧,彆辜負瞭這捧在手中如狼似虎的熱情。
评分給起個彆名兒叫16章演義好瞭,得當做野史看。正經八百地陳述理論,偶爾藉八卦打岔,節奏剛好。剛柔並濟的方式最容易傳遞信息,隻是得小心在看這種甜甜的並不艱澀的理論書時,彆沒留神兒被洗瞭腦纔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