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 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李叔同说佛(插图本)》内容简介: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他是那样扑朔迷离,又是那样深不见底。这本《李叔同说佛》犹如打开的窗口,让我们尽览了这位奇人的风采,透视了他的内心世界。《李叔同说佛》一书收录了《弘一大师讲演录》、《格言别录》、《李叔同诗集》等,主要为大师晚年开示佛徒的讲稿。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他平生重践履,《李叔同说佛(插图本)》可谓字字珠玑,而其慈悲的心怀,则溢于言表,堪称最能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曾被梁实秋、林语堂等人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的闲谈,只是没有足够内心的读了也没太多的感悟/ 这诗写的倒有几分仙风道骨。个人以为修身,主要是修内心对世界的态度,修静气。 《骊歌》JP.奥德韦曲 李叔同 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
评分在《李叔同说佛》中老人家力斥谈玄说妙,尽力主张做实事。有一些精致的格言余味悠长,比如这则: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当然,老人家进去了又出来,才有这等好觉悟。好像最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之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终又回到看山还是山,看...
评分我从来对于弘一法师的名声有多大,是否可以做到提名字即不解释没有概念。 大约是因为自己从小的活动范围决定了对他的无限亲近度。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小学时就爱拿个本写《送别》的歌词。 那年头也没有网可上,而完整的《城南旧事》是长大以后才看到的 见证影像志里他的后...
评分最近被新闻政治搞得头昏脑胀的, 就突然想起大师了。。。 真的很庆幸自己来北京的时候带了这本书。。。 就像有一个善良慈爱的老者在你身边, 平静地告诉你他的经历和感受, 句句箴言,而且很简洁。 总之建议珍藏一本。 身处不同的时、境下,拿出来翻一翻,又会有不同的新...
评分一直以来都渴望遇到有道高僧对我等俗人谈谈佛法,奈何无此际遇。读这本书,感觉就象是弘一法师在对着读者絮絮而谈,拨开了眼前的一点迷雾。 从前去寺庙烧香求祷之时,总觉得自己有点功利,求平安,求财运,求这求那,很少想过自己的罪孽,自己该如何信奉佛法。现在,在经历种种...
学识浅薄,对于弘一法师之珠玑妙言佛法精要还有很多不太懂的地方,但是作为弘一法师绝对的铁杆脑粉依然毫不犹豫的给五星
评分我今天才知道李叔同原来就是弘一法师
评分我不认为这本书的观点是真佛法~~~
评分我不认为这本书的观点是真佛法~~~
评分习劳,惜福,重因果。因果是什么?是神秘主义,是能量守恒定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