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作家。
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浙江。曾任职银行、广告公司、网站、杂志社等。
1998年在互联网上发表短篇小说,作品被广泛流传阅读。此阶段作品结集于《告别薇安》(2000)、《八月未央》(2001)。2000年终止互联网创作,开始职业写作。
陆续出版《彼岸花》(2001),《蔷薇岛屿》(2002),《二三事》(2004),《清醒纪》(2004)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摄影、散文杂文各式作品。题材多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探索人之内心与自身及外界的关系,文体自省疏离,风格清洌。作品均持续进入全国各类畅销书排行榜,更被引介到香港、台湾、越南、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地区和国家。
写作之余,热衷长途旅行及徒步。2004年,徒步雅鲁藏布峡谷抵达西藏墨脱,此后出版长篇小说《莲花》(2006),入选2006年《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入选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30本书之一。2007年诞下女儿。同年出版散文集《素年锦时》(2007),谈论流年往事,阐述创作和生活观点。2009年参与出版摄影、音乐、短篇小说三方合作的《月》。翻译英文儿童绘本《有一天》《白雪晶晶》。2010年,摄影作品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当代艺术群展。
2011年,主编文学读物《大方》。小说《七月与安生》被改编成话剧。出版最新作品长篇小说《春宴》(2011)。
现居北京。
《蔷薇岛屿(10年典藏版)》是安妮宝贝的第四本。全书以在上海,北京,香港,越南,柬埔寨的行走经历为线索,是一本关于旅行,爱和生死的影像书。《蔷薇岛屿》中有作者在旅途中拍摄的唯美清净的照片及近二十篇如流水通透的随笔。意像,气味,幻觉,往事……场景和意识交叉开展,展现文体飘忽的镜头变幻感。从容清冷的叙述,美至诡异的语言,深化作品一贯保持的美感和灵性。
点击链接进入:
《告别薇安(10年修订典藏文集)》
《八月未央》
《彼岸花》
《蔷薇岛屿(10年典藏版)》
《二三事》
《清醒纪》
《莲花(2011版)》
《安妮宝贝十年典藏套装(套装共8册)》
《大方02》
《大方》
昨天晚上读安妮宝贝的《蔷薇岛屿》。只觉得很重,很残酷的文字。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读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并且将其中的一些细节跳离开。两个女人,在大叻的旅途相遇。相爱,却无法倾诉。很无力的感觉。我只是觉得,很复杂。对成年的人来说,每个人背后都有他们的故事和背景。...
评分那一场上海烟花。 那一场上海烟花。那一场上海烟花。那一场上海烟花。 合上书,我无法停歇的重复着这几个字,似乎有种催眠的效果,让我回到了那些熟悉的过往。 熟悉的城市,让我又爱又怕,不愿多想。那里是我离家后落脚的第一站,有着许许多多的纪念,我不喜欢那个暧昧潮湿...
评分岁尾的时候与朋友闲聊,这个朋友相交十年有余,她嬉笑的说,你得改改你的脾气不然嫁出去真是一件困难的事了。我奇怪看着她反问到:很差吗?是很怪。以前的时候,我们常常不知道你为了什么忽然就生气了,一声不响的独自一边难过去了。我灿灿的笑了起来,那是十八岁的我呀。我忽...
评分 评分如果喜欢安妮宝贝的文字,这本书很值得收藏,而且新近再版。 这种寡淡的生活在世俗世界的女人已经很稀少,所以文字很舒缓,很平静,很忧伤。是一本可以放在枕边的书。随手从哪一页开始,都可以继续读下去。没有丝毫纠结的感觉。可以陪伴走过任何情绪的低潮期。 有很长的时间,...
补看了转型之作 11年前的作品是蜕了一半的壳 茶包在翻滚的热牛奶里还未染透全部的白色。激情的丰盛和剧烈 留下黑暗里如花般盛开的幻觉和记忆。日影飞去 字入水中 云烟过去数载 岛屿依旧存在。
评分和苏的相处和对父亲的回忆这两部分还是不错的。全书随处充斥着孤独,日本的孩子,气味,大海这样的字眼。当看到“我以后会写书,因为我要让别人知道我的疼痛,我们的疼痛,所有人的疼痛”这样的句子时表示是有些疼痛的,不过是蛋疼。一个人的孤单仿佛可以成为一种流行变成炫耀展示的资本,告诉别人自己的疼痛孤单,难道是为了让不相识的人来安慰自己么。
评分是的,我是从这本书开始转变之后的安妮,也在心里埋下了一个越南旅行结。
评分2015.09.03 读完
评分她的文字,往往带有某种冷清诡异的美感,但对这种美感的过分追求,也往往让她的语言让让读起来畸形而词不达意。一方面,她写得出单纯优美的散文,一方面,她也写得出晦涩拖沓的小说。这是一个总是在实验中的写作者。她实验的结果并不总是成功,但她对文字与生活实验的态度,却始终具备一意孤行的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